自此,燕珍总是远着她,在饭堂,连同桌吃饭都不肯了。
巧善忐忑两日,就没空操心了,整个八珍房的人都着急上火,连好好说话的空都没了,有事只管吼。
秀珠煮了些桑叶茶给大伙喝,却不让巧善尝。
燕珍藉机过来挑拨:「你瞧瞧,一点子不值钱的玩意,洒了都不用心疼,偏就对你吝啬。亏你姐姐长姐姐短地鞍前马后,唉,竹篮打水一场空,错付了哟!」
巧善心说:你才喝了人家煮的润肺茶,转头就说人坏话,果真是错付了。
她不想得罪一个小心眼的人,只当没听清,抱着菜板去井边,用矬子狠刮上边的老印。
燕珍从不去井边,跟到半路就退了回去,和艳红挤到一块拣金针菜。
梅珍从外边进来,告诉他们:「方才正好撞见上房的珍珠姐姐,她交代我回来传信:老太太屋里要摆两桌,每桌还要多预备几道菜,有客到。说是七爷心疼奶奶,去请了她娘家人来陪着,老太太要为她们接风洗尘。」
她压低了声,接着说:「是时候了!大夫来看过,双胎本就不好怀,这胎位正不过来……阿弥陀佛。珍珠姐姐悄悄地告诉我:七奶奶要陪席,千万不要做那大荤大补之物,如今对她来说,这都是害。这么要紧的事,我怕一会给忘了,你们帮着记一记。」
秀珠走到院中又往外退,高声道:「该早些预备起来了,我过去叫人,你们先择菜。」
梅珍望着她走远,摇头道:「是要谨慎些,真有什么,别迁怒到我们头上才好。早早地支起小厨房,大肥肉不要钱似的成锅炖,把肚子养那么大……啧啧,可见日子太顺也不见得就好。她那边,咱们没沾过,应当……燕珍,你有没有听谁……」
三人凑一块咬耳朵去了,不时往这边瞟一眼。
这是防着她去偷听呢。巧善特意转身,背对着她们继续刷洗——她连七奶奶是谁都不知道,哪来的心思管这样那样的闲事?
这些事,虽说混过去了,却让她很不安,一闲下来就胡思乱想,想和他商量,又等不来机会。
雪天去探路和迎客都是他向老爷提起,又是他去办的。赵大人千恩万谢,老爷心里高兴,又添几分看重,近来上夜的都是他。
年三十是重中之重,八珍房的十二个灶都要启用,有不少菜要提早熬煮。梅珍秀珠也留下值夜,虽说有三个人在,那也是一刻不敢疏忽。
她们守着灶,边做针线,边说话,困了就起身走走。
到了四更,秀珠快熬不住了,洗了把冷水脸,在屋里来回走,突然问:「你们说,嫁了人,是比在家好些,还是……更差?」
婚嫁远在天边,巧善从没往这上头想过,她不知要怎么答,看向了梅珍。
梅珍放下绷子,站起来,揉着肩答:「你爹娘心里只有你那两个兄弟,在你这,只有捞钱的份。我妈说嫁妆全是你自个在攒,是也不是?」
两家都住后巷,都在府里当差,彼此知根知底。秀珠咬着嘴默认了。
梅珍落寞一叹,接着说:「是刻薄了些,可他们再坏也不过如此,至少你熟知他们,知道什么时候恼,为什么事高兴……嫁了人,个个不熟,也是合起伙来欺负你一个,你却连应对的计策都没有。你说哪个好?」
秀珠垂眸,抿着嘴不说话。
巧善见她像是要哭了,忙道:「我看丁二哥不错,在外边得了赏,总要往这跑一趟。听说他为人也很好,呃……好上加好,十分的好。」
梅珍本想笑话巧善孩子气,看到秀珠转忧为喜,扶着腰在笑,这冷水泼不下去了。后巷里的女孩,出生不多时就定下了将来。生得好,生的时辰也巧,那比儿子金贵,被家人供着,等着飞上枝头变凤凰。她上辈子不积德,生下来像爹,太不起眼。秀珠比她爹娘都标致,可惜生在二月,八字不好,两人都没了前程,只能在小厮或是丧妻的小管事里挑。
秀珠好相貌,有丁二一心一意对待,还有个姜杉不死心地觊觎。她冯梅珍生得糙,好不容易挤进上房,只做了几天粗使又被退回来,说是太太见了她就不舒服。为这事,她偷偷哭了好几回,至今忘不了。一样是在后巷长大,她连竹马都不配有——他们都对她爱答不理。
她扭头,正好赶上巧善就近将热茶先捧给了秀珠。
瞧,连这小丫头眼里也只有秀珠。
秀珠,秀珠,秀珠刚满十六,不多日子就要出嫁了,去丁家做她夫君手心里的宝!
十七岁的冯梅珍连亲事都定不下来,她盯着她们,眼前氤氲,鬼使神差地伸出了手。
「梅珍姐姐,你也吃茶……梅珍梅珍,梅珍!」
巧善扔了茶盅,一把抱住她,用力往前推。
她常年做活,手上有点儿力气,但不多,至少不够顶住比她高出一个头的梅珍。好在一连声的喊,及时唤醒了梅珍。梅珍往回缩手,改推为拉。
巧善的脑袋躲开了锅沿,磕在了灶壁上,发出一声闷响。
秀珠和梅珍同时叫出声,同时伸手去扶。
秀珠在瞪她,眼里有恨。梅珍回了神,羞愧欲死,咬着唇掉泪。
巧善一手抓一条胳膊,让她们合力将自己拽起来。她看向秀珠,用眼神哀求。
「坐久了腿麻,差点掉进锅做成了汤,幸好梅珍姐姐拉住了我。」
没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