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明朝太医院的官职 > 大明将亡(第1页)

大明将亡(第1页)

明义目光灼灼地盯着她,沉声问道:“你怎的这般笃定大明要亡?”

卫斓微微一愣,随即道:“我就是知道。你不是能算命么?那你能不能算算大明的命?”

明义心中一阵挣扎,关乎刘家世代相传的秘密,他本不该轻易吐露。可若他不说,又怎有资格责怪卫斓隐瞒?他斟酌片刻,缓缓道:“我算过,大明怕是要亡于崇祯十七年。末代皇帝身死国灭,外族入侵,屠戮汉人,自此汉人沦为下等,直到下一次改朝换代。”

卫斓听罢,心猛地一颤,扑通扑通跳得厉害:“你,你,你……你来自于未来?”

明义眉头微蹙,不解道:“此话怎讲?”

卫斓深吸一口气:“崇祯十七年,那可只剩四年了!”

明义嘴角一弯,看着卫斓瞪得圆圆的眼睛,笑道:“我胡乱诌的,你也信?《易经》虽神妙,但终究只是推演,结果仅供参考,何必当真。”

卫斓心中却满是疑惑,他怎会知道得比她还清楚?他不可能也是穿越者啊?她忙问道:“你这真是通过《易经》算出来的?”

“自然。”明义点头道,“所以,你且告诉我你的生辰,我也给你算算。”

卫斓心底愈发奇怪,他为何这般执着于问她的八字?她闷声道:“不是我不愿说,是我当真不知。”

一见明义面色微沉,卫斓忙伸出三指:“你别生气,我对天发誓,我真的不知巩云容的八字!”话一出口,她才意识到自己失言,脸颊微微一红。

“巩云容是谁?”明义问道。

“是我原先的名字,我方才想起来了。”卫斓呢喃道。

“那‘卫斓’这个名字呢?”刘明义似乎并不打算放过,继续追问。

“是我随口起的新名字,呵呵。”卫斓不好意思地笑笑,又正色道,“明义哥,若崇祯十七年大明当真亡了,我们该怎么办?”

明义沉默片刻,坦然道:“时代变迁自有其规律,生死皆有天命,我们只能顺其自然。”

第二天一早,想到只剩四年光景,卫斓突然想去看看这座即将倾覆的城池。她沿着熟悉的街巷漫步。今日的长沙城似乎与往日大不相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久违的活力与希望。

晨雾还未散尽,铁锤敲击木桩的咚咚声已此起彼伏。

街道两旁,房屋重建的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不再像往日那般浑水摸鱼、偷懒耍滑,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只见木料、石料堆积如山,来来往往的工人比前一天多了何止一倍!那锤子敲击木板的声音、石匠雕琢石头的声响,交织在一起,奏出一曲热火朝天的重建乐章。

她驻足在坍塌的茶楼前,三个赤膊工匠正将新伐的杉木架上夯土墙,汗珠顺着他们黝黑的脊背滚落,木屑在朝阳里闪着细碎的金光。她听到有人低声道:“吉王殿下差人来修缮,说是急着要叫城里的买卖兴隆起来。”声音里满是惊喜和感激。

“让一让!”一声吆喝打断了她的思绪。两个挑夫扛着用麻绳捆扎的瓦片,小跑着从她身边经过。卫斓侧身避让,目光却被街边堆成小山的青砖吸引。每一块砖面上,都烙着“吉王府造”的朱红印记。

卫斓转身拐过街角,便来到了城隍庙。庙前的空地上,二十口铁锅整整齐齐地排成两列,热气腾腾。穿靛蓝短打的伙夫们正忙碌着,将大米一瓢瓢倾入翻滚的沸水中,水汽升腾,弥漫出一股淡淡的米香。

每口锅旁都立着一块木牌,上书墨迹未干的“赈济粮”三个大字。

此时,数十队灾民正井然有序地排队领取粮食。往日里,老唐酒楼门口总是挤满了打粥的人群,嘈杂而混乱,可如今那里却冷清了许多。

人们脸上一扫往日的愁云惨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卫斓耳边不时传来路人的议论声:“这可多亏了吉王殿下的粮仓,真是救命的恩德啊!”

“吉王殿下千岁!”突然,一阵欢呼声在人群中爆发。卫斓循声望去,只见几个衙役正从一辆牛车上卸下麻袋。雪白的米粒从麻袋的豁口处簌簌漏出,在青石板上铺开一片星星点点的银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