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争气
褚颀不在本地,赵东泰不能随意出远门,把赵至忠锁好了,但还交不出去,先逼他写了自首状。
赵至忠收帑,没有一文钱流到女儿手里,每年还要从她做的买卖里搜刮走三四成利。要说赵西辞不恨他,那妥妥是假话,但为了一众亲人的性命,她不得不赶紧筹钱填这个账。
赵至忠的事,兴许早就有了端倪,一直是褚颀在帮忙,他把消息压下来,到后来查办,也是他牵的头,因此这事,还得归到他这。
自告有期限,等到上头发觉了再自首,那就不算数,没有宽大一说了。赵西辞装作不知道褚颀不在本地,将自首状连同不明账目递去了褚家。
只要交到了褚府管事的手里,也就算了数。
为防万一,赵东泰再把赵至忠的东西都拉过来,三人亲自动手,将它们翻了个底朝天。
占了半箱,被赵至忠珍藏的家信,交代了钱财的去处:赵家这人那人。
两姐弟气得不轻。
真要满门抄斩,多数人不冤,就连那个还在穿红的新媳妇都敢“托”叔叔为娘家人行个方便。赵至忠胆大又放肆,幸好干的是闲职,不然天都要被他捅下来了!
这些是明面上查得着的错,谁也不知还有没有别的。
为防万一,又把小厮叫过来,挨个询问,一点点翻他过去的行踪。
三人忙得昏天暗地、心力交瘁。
赵家禾风尘仆仆赶回来接人,婆子进去传信,他靠着柱子,美滋滋地等着,哪知先走出来的居然是赵东泰。
赵东泰朝他抱拳,说一声有事在身,就急匆匆地走了,很像心虚不敢见人的样子。
赵家禾满心期待,可是老婆见了他,只有一刻欢喜,随即便愁容满面说了赵家事。
心泡在醋汁里,酸得一抽一抽的,还得忍着。
他随口安慰道:“褚家既然管了这事,不可能不知情。打老鼠容易伤了玉瓶儿,不过是看在赵西辞那些功劳的面上,才没有揭赵至忠的底。你放心,褚大人愿意遮掩,就不会事后翻旧账,再和他们计较。”
她挣开他的手,掉头跑回去告诉赵西辞,留下他一个人凄凄凉凉。
他想到了,赵西辞也想到了,她愁的是另一事。
“嗯,赵家禾说的没错。这人一贯如此,出于私情为唐四谋了官,但只要是唐四捅的篓子,他全揽下了,尽心尽力善后。我那死鬼爹,当年在五经博士手里打杂时还算收敛,兢兢业业修典籍,是褚家抬举了他,可惜……烂泥终究扶不上墙。出了这么大的事,那位只提了一个擅离职守,这样的罪名,轻拿轻放,不伤筋骨。可是别人大义,我再厚脸皮也不能装不知道。这么大的人情,得还。唉,劫数啊!”
她回神,安慰道:“你放心,我想通了:钱财嘛,就像这风,轰轰烈烈来了,又无情无义地从指缝里穿过去,走了。亘古不变的道理,散掉是迟早的事。”
“对,破财消灾。以后他做不成官,再混,了不得是杀人偿命,至少不会连累你们了。”
“哈哈,你说得对。快回去吧,有人望穿秋水,等不得了。”
巧善往外走,她又追上来玩笑:“别事事依着他,该翻身做主的时候,千万别客气!”
翻身做主?
巧善浮想联翩,面红耳赤,不敢再回头。
赵西辞望着着急飞出去夫妻相会的彩蝶,心生羡慕,扶着柱子摇头,暗叹:唉,怎么好男人都在别人家?
赵家禾把人接回去,接连几天没让她出门,先补前几日缺失的相守,再找些事让她帮忙。他一直占着人,等听到褚颀回来的消息,才说要带她出去走走。
那小子要当差,不能再乱跑了吧?
显然他猜错了,他们前脚进明月楼,赵东泰后脚跟进来,拿了图样,嘱咐掌柜的务必照着上边打出这两对,分毫不能差。
茶室和铺面只隔了一座八连大屏风,挡了视线,挡不住声。巧善听到熟悉的嗓音,悄悄问他要不要出去打声招呼。
他早就听出来了,暗恨那小子是不是安排了人跟踪——哪有这么巧的事?
他打了手势,独自去见。
赵东泰听见脚步声,回头,很是惊讶,脱口一句:“你怎么在这,要做什么?”
“来这,还能做什么?”赵家禾敷衍地笑笑,又说,“呵,春龙节嘛,出来走走,到这挑几样东西,哄老婆高兴高兴。”
像熟人,但口气太冲,也有点儿像仇人。
掌柜的想要周旋,赵家禾摆手制止,瞟一眼他手里的票纸,笑着问赵东泰:“这是有了红颜知己?不错不错,恭喜七爷!”
赵东泰垂眸答:“不是。一时兴起,画了两样图,不想浪费,便送过来打了,为姐姐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