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这才点头,接着道:“今日朕过来除了看你,还有一事想问问你的意见。”
“陛下请讲。”
郭嘉一听天子有事要问他,顿时来了精神。
刘协也没犹豫,直接说道:“朕近来忽然有一个想法……即前往泰山封禅。”
“但朕又觉得此举有些劳民伤财,故而犹豫不定,也未曾与孔明他们商量过。”
“奉孝,文和,你们怎么看?”
郭嘉和贾诩作为他最重要的心腹,有些事情,他只想与他们二人商量。
不是说不信任诸葛亮他们,只是亲疏有别,哪怕是他,也更愿意和亲近的人商量事情。
而且郭嘉和贾诩给出的建议一般都很中肯。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封禅泰山?”
郭嘉与贾诩听完此言后均是一愣,显然没想到天子会忽然说出这种话。
贾诩率先问道:“陛下为何突然有这种想法?”
泰山封禅,自古以来都是帝王的最高成就之一。
始皇帝、孝武帝、孝光武帝,都曾在泰山封禅。
以当今天子统一大汉、缔造盛世的功勋,自然是有资格封禅泰山的。
贾诩知道天子不是那种好大喜功的人,突然提出想要去泰山封禅,其中必有原因。
“或许是心血来潮吧。”
刘协洒然一笑,微微叹息一声,说道:“不知不觉间,朕也三十有二了。”
“这次温公出征南蛮归来受了伤,朕这才惊觉温公老了,就连文和你也早过了花甲之年。”
“所以朕想趁着现在你们这些故人都还在,都还走得动,最后去做些事情。”
“能在泰山封禅,朕也算是完成了身为帝王最大的成就,朕应当是有这个资格的。”
刘协说完后,郭嘉和贾诩一时怔然。
他们望着眼前比十几年前要成熟许多的天子,以及天子身旁坐着的年轻太子,久久说不出话来。
是啊,他们都老了。
风流总会被雨打风吹去,时间才是最残酷的东西,会在不知不觉中将一切都带走。
趁着还走得动,是不是要做些什么呢?
郭嘉的眼神最先变得坚定,抬头看向天子,说道:“陛下想去做,那便去做。”
“臣支持陛下!”
泰山封禅固然耗费不小,但大汉如今的国力并不是支撑不起,也到不了劳民伤财的地步。
以天子的功勋,为大汉、为天下做的一切,花些钱去泰山封禅又能如何!
始皇帝、孝武皇帝、孝光武皇帝都能在泰山封禅,难道他们英明神武的陛下就不能吗?
没这个道理!
贾诩也捻着胡须笑道:“臣虽然一把老骨头了,但陛下若是要去泰山封禅,臣定要跟着一起去。”
“陛下若是担心劳民伤财,何不效仿当初在邺城时,让各大世家共同捐赠?”
“如此既能凑齐前往泰山封禅所需要的钱财,也不会损耗国库,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