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题目一出,全场皆静。澹台玉说完题目,很满意在场众人的反应。据他所知,这玉兰山上的古长城,根本就不起眼。很多长安本地人都不知道有这回事。他也只是从炎国皇家书院的一本古籍上看到,古时有位姓赢的帝皇,一统天下,气吞山河!车同轨,书同文,修筑万里长城,把外族全部驱赶出中原!此等壮举,如何不让他心向往之。身为帝皇,九五之尊,当如是!(哦,我们那迷人的老祖宗啊,作者是真崇拜政哥!还有,嬴政,嬴姓赵氏,别喷我哈。)虽然只是野史记载,可是澹台玉坚信这位帝皇是真实存在的,长安城外玉兰山上的古长城就是明证!所以他把那位帝皇当做偶像,盼望着何时他也能够如同上古那位一样,一统中原,万里山河尽入掌中!澹台玉说对长城感兴趣,也是真的准备去实地瞻仰一番,而不提单纯为了为难白昭。根据白昭的情报上来看,这位世子殿下可从未去过玉兰山,也不像是对这等古迹感兴趣的人。就算如同传言那样,这三天里有人在背后为他准备了诸多诗词,澹台玉也不信这么冷僻的题目,也能被押到!哪怕有类似的诗词,被白昭篡改一下拿来用,澹台玉也不信文坛积弱已久的大乾,能作出让他都眼前一亮的诗词。反正是这白昭自己作死,把命题权放在他手上的,澹台玉毫无心理负担。“你白昭不是狂吗?孤看你这下该如何应对!”这波,优势在他!场中安静了一瞬,顿时爆发出比之前更为激烈的讨论声。主要是大乾这边的在吵。且不说白昭如何应对,反正在场大乾方的才子学子们都觉得,这题目也太生僻了吧?玉兰山上有古长城,他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回事!玉兰山他们知道,古长城又是什么鬼?那山上不就只有一截矮矮的土墙吗?这玩意儿原来有名字啊!还叫长城?哪长了?又哪里像城墙了啊?别说才子学子们满头问号了,就连乾皇都没听说过这回事。乾皇低声问左右丞相:“两位爱卿可曾听说过这长城之名?”坐在左边下首位置的左相是一个年约六十的老者,头发花白,髭须皆短,无胡无髯。慈眉善目的,看着就是一副老好人的模样。左相和大理寺卿同样姓秦,单名一个松字,是二十年前乾皇刚登基时入朝为官的,乾皇对其很是信任。听到乾皇问话,左相秦松笑呵呵的回禀道:“呵呵,陛下有所不知,这玉兰山上的长城,自然是有的。而且这其中还关乎一位消失在史书中的千古一帝。只是我大乾地处中暖腹地,而这长城是那位一统天下的帝皇用来驱逐抵御外族的,所以南诏国常见,而我大乾不常见。”乾皇了然的点了点头。而后秦松又轻轻送上一记马屁道:“陛下心系万民,操心的都是家国大事,对于此等无关紧要的历史不甚了解,也是应有之义。”乾皇抚了抚胡须,没有说话,但面色和缓,显然对这一记马屁很是受用。坐在右下首的右相是个年约四十的中年人,长得俊朗不凡,长髯浓须。名为裴宣,是河东裴氏之人。裴宣虽是世家子弟,更是饱读诗书之人。可他却从未听闻过史上还有这么一位帝皇,天下不是历来数分的吗?但秦松说确有其事,那应该是所言非虚了。“秦相学识过人,如渊似海,裴某佩服啊,看来裴某还得多多和秦相学习才是。”秦松面对裴宣的奉承,赶紧一脸谦虚的拱手回道:“哪里哪里,老朽只是痴长了裴相这般多年罢了,这等小小逸闻,无足挂齿。裴相年富力强,能为陛下多多分忧,不像老朽,年老力衰,实在帮不了陛下太多。应是老朽佩服羡慕裴相才是。”看着这两只狐狸互相吹捧,乾皇也只是笑了笑,问两人道:“那你二人觉得,这白昭,可能作出诗词?”“这……”二人都愣住了。这么冷僻的题目,他二人也不敢保证三息就能做出来啊,何况这三息也已经差不多到了吧!?乾皇看二人反应,一颗心也沉了下去。“这白家小子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狗东西,朕让你麻溜解决澹台玉,你直接放飞自我是吧?都到这个时候了,你还一副自信的表情,真不知道你这小子是真神仙下凡还是脑子坏了!”乾皇目光投向场中负手而立的白昭,那也真是满心吐槽。就在这时,刚说完题目等待了三息的澹台玉自信调笑道:“白世子可曾听闻过这玉兰山还有长城?孤听说白世子从小可是在长安长大的,不至于这都不知道吧?当然,白世子若是觉得太难,可以多想些时间,三息毕竟太短了!或者说孤重新换个题目?”这会儿轮到他不急了,好整以暇的调侃白昭。岂料话音刚落,白昭自信的声音便响彻全场。“不必,本世子已经想好了,太子殿下,你可得听好了。这首词,名为《清平乐·玉兰山》!”:()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