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不去帮忙?”“你去呗。我看看老刘去。”
“那也行,你帮我把行李拿上去。”
“嗯。”
于是,徐若晨来到了于坤这,而路遥回到了宿舍却现刘明泽没在屋里。
他打了个电话才得知……他在公司,并且已经忙的冒烟了。
路遥让他暂时抽出来五分钟聊聊。
聊天过程中得知,《饿了么》已经架好了服务器,正式上线运营。
目前在复华拥有过5o个外卖员,同时链接了包括食堂在内,一共42家周围的饭馆摊位、小市等等。
已经试运营了两天。
前天是第一天,但成单数只有7单。但第二天,成单数就过了5o单。
今天目前截止到路遥打电话的时候,已经有了137单。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涨势可以说是相当喜人。
证明这条路是行得通的。
但同样……现在的问题也很严峻。
款项方面,他们要给商户日结,购买者的优惠卷也要在当日到账。
那二十万从租赁小服务器,到软件上线,再到购买财务电脑等等……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就算路遥不联系他,他也要打电话过来要钱。
而对于刘明泽而言很忐忑的事情,在路遥这反倒不是事。
他手里握着二百多万的融资呢。
于是说道:
“包我身上,最迟下午,钱肯定到账。”
电话挂断,他陷入了沉思。
从刚才和刘明泽的聊天里得知,目前公司最缺的,其实还是支付手段。
太难了。
外卖员要跑两趟,一趟送,一趟把收钱送回去。
不过,于坤“巧立名目”的把那来自公司的两块钱补贴,变成了“送还补贴”,掩盖了目前公司没有有效支付手段的事实。
还挺聪明的。
而现如今……其实也只能这样了。
按照刘明泽的说法,先试运营半个月,等把一切流程都弄清楚明白了之后,就开始朝其他学校进军。
路遥估摸着到那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烧钱的时候。
地接团队,外卖团队,技术团队……到时候规模一定不会小。
如果顺利的话,公司的规模可能会在短时间里急剧扩张。
这时候一定要有一套管理方法……
唔,这倒是个不小的难度……
他一边琢磨,一边打开了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