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文豪1983笔趣阁无弹窗免费阅读 > 第188章 羊城文坛(第2页)

第188章 羊城文坛(第2页)

抛开欧阳衫、程残云、秦木这些老一辈的粤省作家不谈,如今该地文坛已经有点青黄不接的征兆,当地作协很着急。

余切的小说《出路》,和在南方尤其流行的《大撒把》,被认为是可以拿来启的小说。

时年76岁的欧阳衫呐喊道:“虽然说全国经济看粤省,粤省经济看鹏城,但我们只顾着做生意也不行——改革文学这种东西为什么没在粤省出现,简直是荒唐!”“华人移民的文学创作,为何也没有在粤省出现?我相信粤省人才济济,绝不是天生比人差,实在是我们活动做的不好,我们组织的不好!我应该先承认错误!”

欧阳衫是这时候的粤省文联名誉主席,他一般已经不再出面,然而,这一次却显得很激动。

刚做成文坛行政老大的王濛,此时在羊城出差,他把余切当做救命法宝,让他来解释粤省文坛如今尴尬的现状。

余切略作思考就说:“我不认为商业文化不算是一种文化……而且,实际上很多粤省文化名人,目前在港地进行创作,比如那个港地四大才子,其中蔡阑和黄湛森都是粤省的。”

“港地文化起了一种虹吸作用,他们不仅在审美上虹吸了羊城读者,而且人才上也确实虹吸了。”

“我们常常说到马列,讲究物质决定意识!但是你说文艺复兴,没有了文艺复兴三杰……文艺复兴还有没有那么伟大,还真不好说!搞创作,还是要信一点点‘人择论’。”

欧阳衫大笑:“你年纪这么小,反而照顾我们的脸面,给我们开脱……唉,你这样我更不好受。”

“我是真心这么想的。”余切道。

王濛则在那和稀泥,说官话:“粤省文坛现在的情况,肯定是短时间的,可能年轻人们一时间还没有转过来弯——今后我遇见了粤省出来的青年作家,我一定重视他!”

说是这么说,王濛私下里和余切吐槽:“我来羊城半个月了,这里的人电视要看翡翠台,听歌要听‘金歌热曲’,看小说都是港地小说……你不知道啊,你是我们北方作家中,小说卖得最好的!巴老都卖不过你!严肃文学的氛围,在这里太弱太弱!”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余切说:“我不是川省人吗?怎么成北方作家了。”

王濛一拍脑袋:“哦,从我和你见面开始,就是在燕京,我几乎忘记了这件事情。那你们川省人还是厉害!”

之后,余切花了两天在羊城买东西,他这一次去东南亚,除了一个泰王徽章,并没有给张俪带任何礼物。

而在泰国那一场大暴雨中,张俪只关心他“有没有淋到雨”。

这怎么能不让余切感动呢?

羊城是批沿海开放城市,一些后来的“先富”如今就在羊城做倒爷。今年年春,乔公来鹏城访问时,王石头骑自行车路过,现国贸大厦被帽子叔叔围住,维护秩序,一问才知道领导来了——他和乔公最近只有16o米的垂直距离!

而后,他觉得“有大事情要生了”,于是做起了倒卖生意,尽管此人是折腾农产品和条子家的,但真正赚到大钱,却是代理日本各种多媒体设备的知名品牌,比如索尼。

余切借了一辆自行车,本地特产“五羊牌”!优哉游哉骑行于羊城的大街小巷,现在的羊城还不像后来那么酷热,骑得快了,还能带起些微的凉风。

他在外贸黑市买到了日本三洋收录机,作价六百余块,又在高第街个体户摊位,买到了带类似箱变的自动折叠伞,价格十八元。

老板坚持说是进口自港地,余切说这是沪市制造的,结果这把伞的标签有“madeinshanghai(沪市制造)”几个字,余切以为找到了绝对证据!

“你看看,沪市制造,这就是沪市造的,然后出口到了港地,又转回羊城……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雨伞厂有配额,这么转一圈之后,走进口渠道,价格反而能比官方指导价更低!”

然而,老板指着“沪市”的拼音说,“你在说什么?我不懂,这就是港地的英文!”

给余切一顿乐!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