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望归雁南飞,辄思吾儿冷暖;夜闻秋虫悲鸣,尤念稚子衣单。
汝幼时多病,夏畏暑,冬怯寒,最是摧心
然竟近在咫尺,远适千里,囹圄五载,竟见桐花六度开落,高门寒柝,夜雨敲棂,檐外新苔侵砖,墙隅蝼蚁衔籽。
独母困此方寸,身不由己。。。。。。”
信里,每一张纸都写了密密麻麻的字。
元仙儿很小心翼翼的,并没有让自己的泪水浸染上信纸。
尽管她哭了一天一夜。
在信中,元仙儿告诉了纪长安,她与元锦萱的过去。
元家被贬时,她不过十三四岁,从小被养在元家奶娘的家里。
帝都城里无人知晓,元家有双生姐妹,她是做为奶娘的女儿被养大的。
可就是她这样的人,或许是上天憎恶,又或许印证了那句流传至今的古话。
双生子中,其中一子必然会为整个家族带来厄运。
元仙儿从小予读书一途,竟比养在元家这满是书香门第里的元锦萱,更有天赋。
她没有经过任何正统的学习,所做出来的诗词学问,就已经远远的过了元锦萱不止一星半点。
元家被贬之前,元锦萱就已经拿着元仙儿的诗词,与贤王眉来眼去的了。
被贬之后,元仙儿留在帝都城,被元家人告知,用元仙儿的身份与贤王继续往来。
元仙儿那时不愿,她对贤王无意。
可她与奶娘的所有用度,一切都是元家在出。
她有家,但又同一介孤女差不多。
时事变迁,元家到达闻家村后,生活凋零,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更遑论负担元仙儿的用度。
元仙儿那时就已经开始女扮男装,往纪家的字画铺子里卖字画贴补用度。
世人都说纪家夫人与纪淮的初遇,是在闻家村所在的那个小县城。
是纪淮外出游历时,遇上的此生挚爱。
实则不然。
元仙儿对纪淮的倾心,早在帝都城时。
而那个时间节点,元锦萱为了全家生计,已经给了闻家老爷做妾。
自爱上纪淮后,元仙儿就不准备再与贤王联系。
可元家人不肯。
彼时元锦萱开始接替元仙儿,重新与贤王书信往来。
元仙儿几番挣扎抗争,元家人也松了口,让她嫁给纪淮做妻。
但因为“元仙儿”这个名字,已经与贤王勾搭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