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骤然陷入一片骚动。
在此之前,语文老师从未公开读过任何人的作文。青春期的少年们对心事格外敏感,谁都不愿像洋葱一样,被当众一层层剥开。
沈琛转过头,目光直直刺向邱千。他没说话,但眉梢微挑,眼底明晃晃写着——“你不怕丢人?”
邱千迎上他的视线,嘴角轻轻一抿。
她当然不怕。从决定将那些文字付诸笔端的那一刻起,她就没想过要躲藏。出身不是她的耻辱,而是她骨血里淬炼出的铠甲。
相反,她胸腔里涌动的全是感激,温老师不仅读懂了那些字里行间藏着的勇气,更亲手为她推开了一扇窗,让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进来。
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像无形的箭,邱千却将背脊挺得更直。
她听着自己的文字从于恒口中流淌而出,那些曾在深夜独自咀嚼的苦涩,此刻化作有声的羽翼,在教室里缓缓舒展。
前两段还算温和,可当读到第三段时,于恒的声音明显滞涩了。邱千的文字太锋利,像一把手术刀,毫不留情地剖开自己过往每一道伤疤——孤儿、贫穷、霸凌……字字句句,鲜血淋漓。
于恒机械地念着,喉结不住滚动。感觉自己正亲手将邱千推上审判台,而台下坐满了陪审团。这种近乎公开处刑的朗读,让他指尖都在发冷。
尽管他们毫无交集,但他也不想当刽子手。
煎熬地念完最后一个字,于恒几乎是逃回座位的。他鬼使神差地回头看了一眼,却撞上邱千平静的目光。她甚至对他轻轻笑了一下,那笑容淡得像初春的薄雾,转瞬即逝。
于恒仓促地扭过头,胸腔里翻涌着说不清的情绪。
这节本该分析范文的语文课,让邱千第一次尝到了被尊重的滋味。温老师眼底的赞许,同学们迟滞却真诚的掌声,甚至沈琛那声突兀的“写得不错”,都像一簇微弱的火苗,将她一点点焐热。
坐在座位上,她目光澄澈。那些文字里的苦难与不屈,早已在无人知晓的岁月里,悄然化作她隐形的翅膀。
下午,终于迎来了每周仅有半天的假期。
住在市区的同学一般都会回家,离家远的就留校复习。从学校到云禾,要先坐地铁,再换两个小时的长途公交,邱千不想浪费时间,就选择了留校。
早就听说八十八中的图书馆比大学里的还要好,她想过去看看。
尤叶的妈妈来接她,两个人没吃午饭就走了。邱千独自去食堂吃了饭,又回宿舍洗了几件衣服,收拾完才去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学校的西南角,和教学楼拉了一个对角线。
在金灿灿的银杏树林中,穿过一条鹅卵石铺的羊肠小路,见到一栋四层的小洋楼。不是新式建筑,更像是民国时期的古迹改扩建成的。
深灰色的砖面,落在午后的阳光和背荫里,一半明媚,一半深沉。弧形的建筑穹顶,二层凸起一圈镂空的阳台,包裹在两侧茂密的爬山虎中。
邱千走进图书馆大门,静悄悄的,人不多。
中央是重重悬挂的复古玻璃吊灯,无数的玻璃片在半空中玲珑剔透,折射着日光,散落在地上,留下一片片光斑。
楼梯两侧是一排一排的书架,穿梭在琳琅满目的书籍中,邱千有种异常的欣喜。
云禾二中根本没有图书馆,只有一个阅览室,还总是人满为患。区里倒是有一个图书馆,但基本都被小孩子占领,想静下心来看书根本不可能。
不过,虽然这里藏书丰富,但她毕竟不是来看书的。找了一个临窗的桌子,邱千放下书包,拿出数学试卷,准备硬啃。
这次周测,数学考得很不理想,才勉强及格,几乎和沈琛差不多分数,这让她有种深深的挫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