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文武百官反应过来,老皇帝似乎病得太久时,宋闻薰已经以亲王之名,施施然踏入了朝堂。
太子殚精竭虑斗赢了他的三个兄弟,在那些皇子正费尽心思讨老皇帝开心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宋闻薰已经暗中把爪牙安插于朝野。
她待人接物总是又客气又温和,即便入了朝堂,也总是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安静,但没有人敢忽视她。有敏感的官员已经嗅出风向,这位横空出世的辽远王将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太子被一纸圣旨调去岭南赈灾,且因为岭南疫病严重,太子赈灾不利,声誉大受折损,老皇帝又很久未能上朝,传令让宋闻薰听政,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所有人都看得出不对劲。
朝中有人反抗过,那是个颇为耿直的太子党官员,位列二品,很是有恃无恐,在宋闻薰第一天上朝之日当众摔了腰间的玉牌,冷笑道:“我竟不知有这样的规矩,陛下即便身体抱恙,又怎会让女儿听政?纵是圣旨,也该陛下亲口说出来才算圣旨。”
宋闻薰瞥了他一眼,依然带着温和的笑意,慢条斯理地问:“哦?蒋大人此言,是质疑圣旨有假?”
她是笑着的,目光却像一把刀子,割过满朝文武,一时间竟没有人敢应声,她便自顾自说下去:“既然如此,便请蒋大人随孤入宫见一见陛下,如何?”
蒋逍一顿,直觉有诈,但话已出口,便没有打退堂鼓的道理,他反应也快,当即道:“如此甚好,但不止是微臣,还有不少同僚也忧心陛下安危,请公主将臣等一并带入。”
宋闻薰看了一眼姜丞相,姜丞相顿时会意,转过脸义愤填膺道:“蒋兄此言不妥,皇宫是什么地方?外臣如没有圣旨,怎可擅自入内?六殿下通情达理,念你一片赤诚之心,特地法外开恩,难不成要给所有人都开恩?蒋兄,今日陛下不过是龙体欠安,你便敢强令六殿下践踏天朝法度,他日你岂不是要造反!?”
蒋逍被这顶帽子扣得窝火,再一看姜丞相曾是太子党羽,如今居然反咬一口老东家,气不打一处来,怒道:“微臣之心,日月可鉴,倒是丞相今日句句不离六殿下,是何居心?”
“放肆!”姜丞相横眉立目,斥道,“六殿下乃是天子亲封的辽远王,更是陛下的骨血!六殿下是君,我等是臣,臣子忠于皇室,有何居心叵测?”
蒋逍还欲再说:“一派胡言……”
眼看着火候差不多了,宋闻薰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她整理了一番衣袖,不以为意般笑了笑,十足的谦和有礼:“诸位不必为此事伤了和气,既然孤已经为蒋大人破例,也不介意再破几次,皇上怪罪下来,本王一力承担便是。”
这话说得极漂亮,又显得自己贤德,又把蒋逍一派架在了目无王法这口锅上,朝堂上的太子党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得纷纷站出来,表明自己也忧心陛下安危,渴望入宫觐见。
宋闻薰垂下眼,一挥衣袖,彬彬有礼地鞠了一躬:“请。”
这注定是会被铭记于史书的一天。
天启十六年四月二十九日,帝有恙,辽远王宋闻薰听政,二十六位官员入宫,被搜出刀剑,以谋反论处,即刻斩杀于宫门外,后宋闻薰再次下令,诛其满门,共杀一百九十八人,血流成河,天下变色。史称,三九之变。
宫墙春色皆作血,满城风雨洗红衣。
再度上朝时,宋闻薰依然是那副温文尔雅的模样,她笑着,若春风拂面,谦和温雅:“诸君还有想去觐见陛下的吗?”
一片死寂。无人再敢说话。
亲王微微眯起眼,很满意的模样:“如此甚好。”
下朝后,宋闻薰如常来到偏远的宅子中,她踏进去,看见慕行止正垂眼盯着手上的雪莲。
“孤每一次来,你都是这个姿势。”宋闻薰无奈地摇摇头,“有时候孤实在怀疑,你是不是一整天都坐在这里盯着这个死物。”
慕行止笑了一下,道:“殿下莫取笑我,这种滋味,殿下不是也很清楚吗?”
宋闻薰笑意一凝。
慕行止:“你杀了这么多人,他若是来京,不可能毫无所觉。”
宋闻薰的脸色沉了下来:“慕太医,孤的事不用你来操心。”
“纸包不住火。”慕行止道,“殿下不如直接坦白,微臣以为,付小将军即便知道了,也能理解您的苦衷,更不会阻拦您的大业。”
“那是自然,慕行止。”宋闻薰冷冷地看着他,“我现在就传信告诉付清蓉,是你研制的毒杀死了陛下。毕竟付清蓉即便知道了,也不能妨碍到你我。”
慕行止:“……”
他若无其事地转过头去:“咳……殿下自有殿下的考量。我们还是谈谈陛下近来的身体状况罢。”
陛下全靠药物吊着一口呼吸,这是不消说的,宋闻薰问:“他还有几天死?”
慕行止道:“五天。”
“太慢了。”宋闻薰眉心微蹙,摇摇头,“太子消息灵通,得知同党被诛杀,必然快马加鞭入京,后天就能到这里。”
“不能让他人看出陛下是被毒杀,那就势必要控制好用毒的剂量。殿下,我至多提到三天。”慕行止皱了一下眉,“以你的兵力,能牵制住太子吗?”
“不能,所以孤传信给了付清衣。”宋闻薰转身向外走,推开门,留下一句平淡的托付,“成败只在分毫间,孤信你。”
三日后,司礼监宣读陛下废太子,传位给六皇女宋闻薰的圣旨,太子大怒,连夜返京,身后八百轻骑,锋芒毕露,直指辽远王宋闻薰谋杀天子、篡位夺权。
今日无人上朝。禁军与太子军互相厮杀,满地尸骨。
大殿里从没有如此剑拔弩张过,一匹黑马缓缓踱步进殿,太子一袭毫无花色的白衣,墨色长发被一根杏色带子系在脑后,宛如从远方而来送葬。他牵着马缰,自上而下俯瞰宋闻薰:“别来无恙否,六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