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死的我咬住手指,这样就能不泄漏一点声息。
也就能不泄漏我心底那些,隐秘的快乐和绝望。
是啊,安娜死了。
那么突然。
所以一切都结束了。
包括我的折磨。
压在我肩头的负罪感和责任感消失了,安娜死了,我不会再去见休伦。
所以我和这个世界两清了。
与此同时,另一种可怕的折磨蔓延上来,我想到那间陋室,想到那张窄床,想到安娜枕头底下压住的老照片。
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不是我。而我为她付出一切。
现在我被掏空了她也走了。
那我的付出算什么。我的痛苦又算什么。
“她根本就不爱你。”凯厄斯的话音犹在耳,我差点咬碎一根手指。让我吃惊的是,令我阵痛的不是他的话,而是我对他话的接受程度。
就好像我早就知道答案,所以接受起来是毫不费力的轻松熟悉。
所以我的付出算什么。我的痛苦又算什么。
“是你的纵容让她大胆至今,难道你看不清?”
我的纵容。我的忍耐。我的包容。
那个恶毒的刽子手····
就是我自己。
如果我不曾因刻板印象的自我麻醉而对事实真相视而不见,而是欺骗自己只要付出更多就能梦想成真。
如果我不曾抛开全部自我,带着臆想的英雄主义缔造负疚感,又在累积的付出形成的沉没成本中越陷越深。
如果,我是说如果啊,如果哪一次感到伤害时我没有忍耐而是直接爆发。
如果我曾正视自己的需求,尝试自我表达。
我还会像现在这么痛苦吗。
我发现自己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你得爱你自己。当你做到这一点。不,你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这一点。然后你才能爱别人。”
恍惚间脑海里响起这句话,这是谁说的来着,哦是卡莱尔,就在那片森林里,在我向他哭诉过后。
这话冒出来的实在莫名其妙,可是我发抖了。
现在我懂了吗。懂了。
可惜有些事情已经太迟。
所以,我也是杀死我的刽子手了。
--
(老)关于苹果派、粉色格子衬衫等象征物的线索,可以追溯到本书的第31-37章
(福特)顺便由此提一句,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其实埋下大量伏笔,很多描写并非空穴来风,大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多加留意,寻找前后呼应的线索,可以增添阅读趣味。
(搜)以及,从此章开始的往后五章,希望大家可以更为仔细的阅读。因为本书由此开始进入凯伦的成长与转折点,而她的蜕变成长,也正是本文所想表达的重要核心理念。
(Rigi)Reborn从来不是一个以爱情为核心展开的故事,它是一个由自我、感情(友情、爱情、亲情)、成长等多种元素杂合的有机体。所以希望大家可以更为严肃的看待它。同时,也欢迎大家留下评论交流。
(看)同时,在此前与本书读者Amber交流过程中,她提到“习得性无助”的概念,我非常认同。这正是凯伦的困境之一。因为不是专业心理学者所以在此我不作阐释,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了解章【也非常感谢Amber找到了这么准确的词!】
(置顶)还是要说,一路走来,感谢有你们陪伴。
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