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使说问重翰云是慌不择路,那选择卢清和,便是羊入虎口还不自知。
容洛的视线在这一时收回。卢家目的从未达成,吃瘪多时,想必也不会站在她——“卢氏有永寿帝遗命,从未觉得女子不可为帝。”
思绪未落,惊雷乍起。
重澈与容洛同时扬眼,只一刹那,便看见了一卷泛旧的圣旨。
卢清和本就在思量此事,杜少卿问话问到他,恰恰是推了他一把。深望容洛一眼,他躬身一拜,从怀中取出圣旨,道:“臣卢清和,受永寿帝托付,携旨入京。帝御笔亲书,立文景帝长女容洛,即镇国明崇长公主为帝,印期升泰十二年,不曾有假,天地可鉴,诸臣可鉴。臣愿以命证,请殿下……验旨登基。”
卢清和此举无一人有所防备,容洛亦没想过他会在这样的场合下拿出圣旨。
釜底抽薪,百官惊哗。殿中省的老宦官很快赶来,萧咏悬亦上前验视,多年不见的笔迹再现,二人不敢有一丝怠慢,核验完毕,萧咏悬握着遗旨,向下方诸人颔首。
遗旨为真。
验证结果引来一片喧哗。随之而来的,还有太妃们煞白的面目。根本不待容洛与重澈发话,重翰云便与徐云之等人一道替容洛领受了这道圣旨。
自然,容洛也不是不能插话。卢清和所为,她亦深感愠怒。只是她也清楚——
她需要一个光明正大。
连隐南的遗旨,比武恭帝的圣旨更合适助她坐稳皇位。
她必须有决断,至少此时不能……意气用事。
第213章0206晋|江独家发表
◎发带。(已替换)◎
连隐南的遗旨公开,容洛阵营的诸位大臣乍一听便感觉容洛是遭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好运,迫不及待就顺势将容洛推上了帝位,待得听明白了后半截为帝要同卢氏结亲的话后,登时惊骇且不约而同看向了重澈。
重澈与容洛关系非朝夕成就,近两年来二人愈发亲密,朝臣也多次撞见二人留宿彼此府中。虽未曾公开议论,但二人究竟如何,众人已经心有默契。
容明兰没得太快也太没有征兆,遗旨等等尽未留下,太子年幼,诸如容洛这样的洪水猛兽,从不止一只两只,眼下也已印证。众臣为保皇,为各自主子,都已经做下了要争执辩论的准备——没人想过、甚至预料到这棋局初开便会被立刻敲定胜负,容洛这方精明如斯,一早知道容洛意在皇位,又怎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文景帝已死,容明兰没有遗嘱,连隐南的遗旨,来得实在太及时。
“继承大统”四字入了心里,众人心中惴惴不安渐渐平息,饶有默契的,都选择在此时遗忘这位权势滔天的尚书令,以全力争夺下主动的高地。
而争吵始终,容洛都没有发声。
大统如何,此时她出来说话才是最乱的,让臣子们自己吵出个五六七八的来,过后他们也不会再用此事做文章。
静静听着诸人辩论,容洛偶尔附和一二。乍然瞧见卢清和在看重澈,容洛心上隐隐有几分不安的回首,便见着重澈没有理会卢清和,转眼看向了容明露。
卢清和所为无人能估计,他从她身上无法下手,对重澈却不一定。指尖动了动,容洛隔着衣袖,右手在袖袍下摸索到重澈的手掌,探进他的手心里,她连一分气力都没用,便感觉到了重澈的回应。
十指相扣,温暖之下,她也得知了他的理解。
他是知道她的。
一句话划过心上,容洛睫羽缓缓一动,低眼看向重澈,便在刹那之间转眼看回了庭中。
而这一眼,也正错过了卢清和的目光。
吵吵嚷嚷终是容洛这一方得了理。争吵声渐小,容洛便也及时站出来安稳大局。待得在想趁乱篡权的太妃和亲王们的惊惶中主持完小敛,天色已然暗淡。
让何姑姑拒了诸位臣子的拜谒与寒暄,容洛瞧着在石阶下等候的卢清和,步伐微微一顿,避开他绕过回廊离开了福宁宫。
连隐南的遗旨公布得太没有预兆。第二位女帝骤然出世,诸多麻烦与录史亦纷沓而来,不说她承旨带来的文景帝与容明兰的帝位是否来之正统的质疑,知徽尴尬的现太子之位也要处理,遑论还有这一大堆需要批复的政务堆积在案。事务繁多,她没有心思理会让她感觉恶心的卢清和,也更不想分神与他玩什么你来我往的把戏——借势上青云在她这处,从来都是明码标价。
吩咐好何姑姑往后的安排,容洛绕过宫道拐角,便隔着长长的宫道看见了重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