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令音拎着裙角,小心地踏入船板上。
船上已经有两位嫔妃,见姜令音上船,她们纷纷起身,“昭仪娘娘。”
是沁婕妤和段采女。
姜令音不着痕迹地看了眼段采女,抬手示意二人起身。
船中宽阔,容纳进数十人也绰绰有余。
姜令音不是会主动找人说话的性子,从前不是,如今更不是。沁婕妤知晓这一点,便笑着找了个话题:“听闻这船是陛下赏给昭仪娘娘的,多谢娘娘慷慨,让妾身今夜也有幸搭一程。”
从姜令音刚入宫开始,沁婕妤就对她颇有照顾,二人之间没什么龃龉,姜令音也给她这个面子。
“倒不是本宫慷慨,只是掌事的求到了本宫那儿,本宫若是不应,传到朝臣大人们的耳中,岂不是落了皇室的颜面。”
冬灵立即闷闷地道:“是啊,我家娘娘这也是第一次坐呢。”
她看着有些不高兴,姜令音的神色也有点勉强。
沁婕妤笑一笑,没再接话。
在二人看不到地方,姜令音目光随意地扫了眼脚下的船板。
她的一番话是让二人知道:是掌事相求在先,其次,她也是第一回坐这个船。所以,一旦出了什么事,都不该是她来承担。
沁婕妤和段采女不知她话中的深意,但之后事发,她们想必也会先入为主。这就是姜令音要的效果。
暮色四合,繁星点点。
月色和宫灯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蓬莱殿内
灯火通明,一如白昼。
姜令音进殿后,自然而然坐到了姜衔玉的下边。她刚落坐,便见顾静姝正抱着蕙质公主在同一个老妇人谈笑。那妇人眉眼间有几分英姿,看着年纪,约莫就是那位顾家主母,当年那个名动长安的燕家嫡长女。
姜令音很快收回视线,情绪却莫名低落起来。
姜衔玉离她很近,仿佛是察觉了什么,竟拉着皇长子来同她说话:“令妹妹。”
皇长子先前认过她的脸,这会儿也跟着喊了声“令娘娘”。他不是姜衔玉亲子,模样自然无半分相像的,可他脸上的笑容,却与姜衔玉如出一辙。
姜令音冷淡地应了声。
她不想同姜衔玉和皇长子有过多的接触。
姜衔玉却偏要惹她心烦,无视她疏离的态度,继续缠着她:“再过几日就是中秋了,祖母年岁已大,今年便不得来行宫与我们相见。令妹妹,你若是有什么话想对祖母说,不妨写个信递出去?想来祖母也惦记着你。”
姜令音嫌她烦,话语中不免带了点刺:“诚妃娘娘记挂,自个儿写信就成了,不必拉上我。祖母若是惦记着我,当初便不会对我放任不管,让我在雍州自生自灭。怎么,十多年都不曾想念,我入宫不到一年,她便思念了?”
姜衔玉一愣,“令妹妹,你……”
“诚妃娘娘。”姜令音打断她的话。
她叹了口气,神情一片认真,“你偏要我将话说明白是吗?”
姜衔玉呼吸一轻。
“好,那我便直说了。”姜令音看着她,一字一句,“我走到今日,从没有仰仗过姜家半分,所以,请你,还有你口中的姜家,都别来招惹我。”
“我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