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怎么不送!”赵浩广甩开他的手,袖子“刺啦”一声裂了道口子,“去,把招牌换成‘买一送一’!再写上‘加量不加价’!”
老刘苦着脸去换招牌,路过柜台时,看见昨天新进的茶叶还堆在那里。他叹了口气,心想这茶叶钱又要赔进去了。
街对面,江心月正给客人盛奶茶。她舀奶茶的动作很轻,生怕搅散了那漂亮的分层。阳光照在她含笑的眼睛里,像两汪清亮的泉水。
偶尔有风吹过,带起几片早落的桂花,飘飘荡荡落在摊位的布幌子上。
江心月收拾摊位时,一片桂花飘落在她手背上。她捏起那小小的金黄花朵,忽然想起半月前那个午后。
那天她正在熬糖浆,突然发现桂花蜜快用完了。“早桂还没上市,这可怎么办。。。。。。”她小声嘀咕着,正好被来帮忙的浔阳秋听见。
“要是不嫌弃,”浔阳秋放下手中的竹筛,“我家院里有棵四季桂,这会儿正开花。”
江心月眼睛一亮:“真的?那。。。。。。”
“现在就去?”浔阳秋已经解下围裙,“趁日头好。”
两人穿过热闹的街市,拐进一条安静的小巷。浔阳秋的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很整齐。墙角那棵桂树枝叶茂密,金灿灿的小花藏在绿叶间,香气扑鼻。
“好香!”江心月小跑过去,指尖轻轻碰了碰低处的花枝,“比市面上卖的还香呢。”
浔阳秋递给她一个竹篮:“摘下面的,上面的我来。”
江心月小心翼翼地摘着花朵:“用这种新鲜桂花酿蜜,香味能渗到骨子里。”她捻起一朵给浔阳秋看,“你看这花型多饱满,酿出来的蜜肯定清亮。”
“你懂得真多。”浔阳秋伸手去够高处的枝条,衣袖滑落到手肘。
“我娘教的。”江心月声音轻快,“她说桂花要选半开的,全开的香气都散了。”她突然踮起脚,“那边有几枝特别好!”
浔阳秋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那几串桂花确实开得正好,但实在太高了。他看了看树干,突然抬脚轻轻一踢。
树干晃动,金黄的桂花纷纷扬扬落下来。江心月惊呼一声,下意识抬头——正好对上浔阳秋含笑的双眼。细碎的阳光透过枝叶间隙,在两人之间洒下斑驳的光影。桂花落在她的发间、肩头,也落进她捧着的竹篮里。
“这下够了吧?”浔阳秋伸手拂去她发梢上的一片花瓣。
江心月低头看着满篮的桂花,香气萦绕在鼻尖:“嗯,够酿好几罐了。”她的耳尖不知怎么有些发烫,可能是被太阳晒的。
回忆至此,江心月轻轻摩挲着手中的桂花。那天的阳光、香气,还有那个带着笑意的眼神,都仿佛还在眼前。她将桂花放进贴身的小荷包里,继续收拾起摊位来。
远处传来马蹄声,她不由自主地抬头望去,却又很快低下头——明知不可能是他。
呆六娘踮着脚数着钱袋里的铜板,眼睛弯成了月牙:“三娘,咱们今天能卖完吗?”
江心月擦了擦额头的汗,看了眼木桶里仅剩的薄薄一层奶茶,又望望队伍末尾还在张望的几个街坊:“看样子是不够卖了。”
就在这时,对面云来茶馆突然传来“哐当”一声震天响的铜锣声。老周扯着破锣嗓子喊:“云来奶茶买一送一喽!上等茶叶熬制,先到先得!”
队伍末尾穿灰布衫的中年汉子犹豫地搓了搓手,往对面张望了两眼。他身旁挎着菜篮的大婶拽了拽他的袖子:“老刘,要不咱们。。。。。。”
江心月手上的动作顿了顿,竹勺在奶茶表面划出一个小小的漩涡。但她很快又继续舀起一勺,稳稳地倒入最后一位客人,李婆婆的琉璃杯里。
“李婆婆,这是给您的,不要钱。”江心月又往杯里多加了一勺金黄的桂花蜜,“您上回送我的腌菜可好吃了。”
李婆婆笑得满脸皱纹都舒展开来:“哎哟,这怎么好意思。。。”她接过杯子抿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这桂花香,跟我年轻时在江南吃的一个味儿!”
日头已经升到正午,江心月把空了的木桶倒扣过来,几滴残留的奶茶“啪嗒”落在青石板上。
呆六娘把铜钱串成串,在手里掂了掂,发出悦耳的声响:“今儿个赚的比往常还多!就算对面降价,咱们也不差!”
对面茶楼二楼,赵浩广死死攥着窗框,指节都泛了白。
老刘小心翼翼地凑过来:“会长,咱明天还降价吗?这都连降三天了。。。。。。”
赵浩广猛地松开手,窗框上留下几道深深的指甲印。“砰”的一声,他重重关上了窗户,震得窗棂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江心月抬头看了眼对面紧闭的窗户,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她轻轻叹了口气,把最后几个用过的竹杯收进藤篮里。杯底还残留着一点奶茶,引来几只小蚂蚁围着打转。
正午的阳光把两人的影子缩成了小小的一团。江心月把最后一块布幌子折好,轻轻拍了拍上面沾着的桂花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