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扶楹走了几步回头看他,他嘴唇苍白,额头冒出豆大的汗滴,却仍跟着她的步伐。
于是姜扶楹走快了几步,一回头却看他竟又跟上了。
顾渡走着走着,忽见她停下脚步,有些疑惑,抬头却见她环手看他,质问道:“你走得了?”
顾渡眉心微皱,点头。
姜扶楹看他的样子气急反笑,她上前一脚踹开他手中的拐杖,仰着下巴看他:“再走俩步。”
顾渡不明白她的意思,眼看拐杖滚落到河水中,激起波浪,而后消失不见,他就强撑着向前走了一步,但因为姜扶楹正挡在他面前,不得已停下了脚步。
“让一下。”他疑惑开口。
……
姜扶楹闭了闭眼。
她是真没想到,这人话少就算了,连痛感都好像被他自己剥夺,能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一块石头的人世上真是没几个,她头次见。
“搭着。”姜扶楹重重踩在地上,走到他左侧,紧皱着眉把他的手抬到自己肩膀上,试着带他走了几步,发现肩上仍是轻飘飘的,她语气不善:“借力会不会!你要是不想要你这条腿了就直接说,省的浪费我的草药!”
顾渡沉默,侧目看她瘦弱的,似乎下一秒就会被压塌的肩膀,但她的手却牢牢固定住他,炽热,有力,他皱眉,竟就这么跟着她往前走。
虽然姜扶楹并不矮,但顾渡太高,于是俩人走路就深一脚浅一脚的。
路途遥远,姜扶楹只能与他闲聊:“也不知道这么久没回去,云奚怎么样了,她之前抓了几只小鸡,说要炖汤给我们喝。”
“云涧和兰絮也不知道安全了吗?收不到我的消息,云涧估计会很着急。”
“你这么久没回去,你家里人不担心你吗?”
“也不知道明昀的茶行怎么样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走到有人的地方啊!!”
一路上,姜扶楹碎碎念,顾渡基本没怎么说话,只是偶尔点头或者“嗯”一声回应她。
俩人走一段,歇一会,终于在天色将暗时看见了人烟。
不远处的村庄里,黄昏下的烟囱飘出几缕白烟,飘飘扬扬激起姜扶楹将要熄灭的火光。
村口,一位大娘提着一个布袋正要回家,忽听身后一声娇娇弱弱的喊声:“大娘。”
她有些惊惧地转过身来,后退了几步,提着袋子的手下意识伸到身后,便瞧见一个灰扑扑的身影正想走上前来,又好像顾虑什么似的停在了原地,她看清来人相貌,下意识的目光就定格在她额头那道瞩目的疤痕上,有些讶异。
“姑娘,你这……?”
姜扶楹把她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眉间笼着淡淡的愁云,垂头欲泣,说起刚想好的说辞:“大娘,我和我弟弟远来探亲,不想途中遇到山匪,不幸摔下山崖,我……我们走了很久才走到这里……眼看天色不早,怕山中有豺狼虎豹,不知能否借宿一晚。”
“原来如此。”大娘的目光渐渐移到她如画的眉目上,等耐心听完后也忍不住叹息,又看她样子不像什么坏人,须臾,大娘才点了点头,“姑娘,你随我来。”
姜扶楹心中欣喜,看这大娘慈眉善目,便知道能成功,于是她转头去扶顾渡,大娘这才把目光转到她身后那挺拔的身影上,不免一惊,又转到那柔弱姑娘脸上,心里又不免叹息:这对姐弟容貌真是一个赛一个得出众,就是可惜这姑娘脸上有个疤。
大娘家不大,矮矮两间土房,厨房在院子里。
走进屋子,榻上躺着一个小孩,面黄肌瘦,缩在被子里,见有人回来,低低喊了声:“阿婆。”
大娘让他们坐在榻上,又去摸了摸小孩的额头,轻声哄他:“狗儿,你等等啊,阿婆今天采了野菜,马上就有吃的了。”
“好……”
姜扶楹看着大娘从床底拿出一个瓦罐,放进房中烧水的炉子上。
等她摊开布袋,姜扶楹才发现布袋里原来包着一些野菜,里面还掺着杂草,却见大娘一股脑全部丢进了瓦罐里,又急急忙忙地跑去关了门。
她忽然噤了声。
顾渡站在一旁,也没有出声。
大娘擦了擦手,看了看他们,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见笑了,家中贫瘠,没什么招待你们。”
姜扶楹摇摇头,轻声问:“大娘,他生病了吗?”
大娘坐到炉子边的矮凳上,淡淡的水雾弥散开来。
大娘摇了摇头,对上姜扶楹关切的眼神,张了张口,犹豫着还是出声回道:“没生病。”
姜扶楹转头看了看小孩露在被子外干瘪的脸颊,明显是营养不良的样子,试探地问道:“家中……是有什么困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