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时候做同桌书籍分享课的时候,她推荐给江洵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
也看过了,还是江洵推荐的。
视线中略过这一本本的书,林予夏心中忽然轻颤起了些许波澜。水滴落下的涟漪一圈又一圈地散开,将手中拿起的那本《通往夏天的隧道,再见的路口》放在了《今夜,即便这份恋情从世界消散》的旁边。
她不敢回头看向正坐在自己身后的江洵,只在书架前默默整理着书本。
“林予夏。”
忽然听见自己的名字,林予夏回头看向江洵,手中正随意地拿起了书架里下一本即将要被摆放整齐的书:“嗯?”
“听《情歌》吗?”
林予夏拿着书把手垂下:“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会忽然带我来321了。”
江洵起身,面带微笑,缓缓走到了林予夏的面前:“所以……是为什么呀?”
“因为你想弹《情歌》。”
“哦——”江洵故意拖长了尾音,然后朝林予夏笑了一下,随后转身走向了那台钢琴。
旋律响起,心中却忽然有一阵失重般的错觉,林予夏慌乱转身看向书架,抬起拿着书垂下的手,她这才发现,手上拿着的,是岩井俊二的那本《情书》。
翻开第一页,上面是她的字迹。
这居然是当年她送给他的那本。
高一那年的圣诞节,江洵和林予夏互送礼物,却意外的都互送给对方了那本岩井俊二的《情书》。
他们送《情书》的理由很简单——这部电影,是他们第一次约会的时候一起看的电影,地点还在他们第一次相遇的那家台北老板大哥的旧书店。
这本书为什么会在这里?
“你写给我,我的第一首歌,你和我十指紧扣,默写前奏,可是那然后呢。”
《情歌》的旋律在耳边环绕,脑海中又想起了这首歌的歌词。将手中的《情书》翻开到最后一页,一张便利贴忽然出现在了林予夏的视线里。
上面依旧是她熟悉的江洵的字迹:
“周末在台北旧书屋有一场《情书》观影交流,想邀请你一起去。”
落款是他的姓名,而落款的日期,却是在昨天。
思绪在一瞬间变得复杂,像是察觉到了什么蓄谋一般。
林予夏将那本《情书》放在了书架上,《情歌》的音符也渐渐停了下来。
她才发觉已经过去了一首歌的时间。
他站在她视线的长镜头里,嘴角微微扬起,一如初见时的模样,让她为之心跳错拍。但长镜头却越拉越远,越来越远,她不清楚再过几年,他是否能够继续站在她的镜头视线中。
过了很久很久,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在交错的视线中寻找着彼此的目光。
他们忽然同时对彼此说:
“要不要一起吃提拉米苏?”
“要不要一起去看《情书》?”
话音落下,视线不再继续交错,他们害羞地看向相反的方向,平复着心里的涟漪。
那些要问出口的问题,其实是在心里踌躇了许久的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