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已替换)◎
一句挑衅招惹来一顶要命的高帽,向石瑛面色一紫,许多话登时都杂糅做了一大团堵在嗓子眼,活活塞得说不出话来。沉默多时,他直直盯了容洛半晌,也缓了过来。
纵使身居高位全靠女儿向凌竹,但向石瑛到底也做了这么多年的臣子,他自己也有几分本事。方才吃了容洛的亏,他心里对容洛是格外嫌厌,可前一步就是明晃晃地陷阱,他虽年逾五十,也没到眼神不好的程度,又哪里敢同容洛硬碰硬。暗咒一声容洛,向石瑛故作惭愧地笑一笑,重新后退一步,恭恭敬敬地对容洛稽首做礼:“见过大殿下。”
听容洛如施舍般扔下一句免礼。向石瑛起身动作一顿,双眉横生气怒。容洛低眼去看他,鼻息一翕。
向氏里她最不喜向石瑛。他本无多大本事,当年连隐南掌控朝政时他地位低微,又不会做人,处处耍小聪明拍马屁,巴结权贵,朝臣上下对其尤为反感。后皇帝翻身,他凭功臣之名加官进爵,本该借此奋力上进,担起家主责任。却偏偏目光短浅,一味地看重眼前那一点蝇头小利,在朝中欺压曾经排挤他的朝臣以及权贵,还处处欲以身份谋利,不知轻重。若非生了个时时顾念家门的女儿向凌竹,怕是向氏早该穷途末路——前世诚是如此。向凌竹一死,向氏立时走了下坡路,险些崩散。
但他偏生不知错,临终时还大骂向凌竹及两个儿子,言语譬如“我此生最不该生下你们这些糟心货”,要多难听便有多难听。
向石瑛欺软怕硬,对贵人的态度脸色总是说变就变。眼下容洛利落着摆了架子压他,他无法不承受。再揖首谢过,他起身时已换了一副平常脸面,无奈地抬手按在圣旨上,“今日得了皇后娘娘回宫的旨意,老臣颇为高兴,一时松散,险些闹了大事。殿下不要在意。”
看似告罪,实际是同她挑衅。容洛眉目抬起,低低一哂:“本宫无闲暇同你虚情假意。娘娘既要回宫便回宫是了,左右只是换个安逸点的地方看昙花一现而已。”
“殿下慎言。”听出容洛口中“昙花”暗指向氏,向石瑛声音一冷,“前先诸事终归是向家不计较,殿下何必以狸猫之躯对巨虎张牙舞爪。”
“真是好一句‘巨虎’。”敛一敛衣襟,腕间紫檀佛珠垂下。容洛莞尔,睨向向石瑛,“不知六世族听闻会是什么反应?”
名录牵扯之广,谢家都一一打探过。各家都曾参与其间,向石瑛自认为这是制衡六世族的筹码,但于容洛看来又何尝不是六世族架在向氏脖颈上的长刀?
向石瑛听不出深意,只觉得是容洛是借此提及名录与谢家,以想震慑于他。可他哪里怕,向凌竹不多时就会回归宫中,她是太子之母,又替皇帝保管着多少秘密,只要向凌竹回来,皇帝就绝对不会放任向氏受谢家与容洛欺辱。
面上恭恭敬敬,向石瑛颇为不屑,仔细将圣旨拢好,他并未看容洛一眼,“殿下还是太过青嫩。不过这亦是好事,世间男子都不喜女子过于聪慧,殿下如此,也不愁来日姻缘了。”他惋惜一叹,“殿下也只能到这样的地步了。甚好,此次事了,殿下应当也能分清事态,安分守己了罢?”
轻鄙意味浓郁。容洛还未说话,旁下一道鞭子破风声,鞭影错过向石瑛官服一角,在地面上留下一条灰白的划痕。向石瑛陡时吓了一吓,转眼便看见宁杏颜一身乌色曳撒,一边收着鞭子一边大步行过来。
不必猜测,方才那一鞭就是她所使出。
“啊呀。”握着长鞭走到容洛身旁,宁杏颜余光都未给过向石瑛。起先同容洛施了礼,她扫眼往向石瑛,瞧见地上那一道痕迹,夸张地惊叫一声,“方才我以为这儿有只黑鼠,觉得有损御前荣光,使了一鞭。不想竟是大夫,当真是对不住。”
被她比喻成鼠辈,向石瑛登时又捱了一噎。想要反击也得努力咽回肚子里。大宣重文,但武家从来不被轻贱。开国高祖皇帝是武家出身,前女帝连隐南亦是武家,便是先帝武恭帝,那也是重武的。如今如何也都是国策不同,谁都不知下一任皇帝会否重新重武,因而从来不敢小瞧武将。更何况宁家劳苦功高,宁顾旸深受皇帝重视,宁家军上下又极其护主,宁杏颜再如何他都绝不能惹。得罪宁家是小,间接得罪是大。
向石瑛吃了瘪。这厢也不再说话,垂一垂手,他借故传旨,噔噔迈着步子离去。
眼瞧着向石瑛离去。宁杏颜抖一抖手,顾自嗤道:“真是短腿骡子,一点儿拔不起高来。”捏着鞭子侧首,宁杏颜也不废话,“皇后要回来了?”
她今日是替军队里的兄弟送信给皇帝,顺路去朱雀门训练,不想才过来就见着了向石瑛和容洛。起先她见向石瑛一脸刻薄相,只是觉得他在同容洛挑事,但一靠过来,听到二人言语,她也忍不下去。当即就对向石瑛甩了鞭子。
“大约就是这一二日的事。明兰选妃,母后不在场说不过去。”听见宁杏颜的嘟囔。容洛轻笑,“你也不怕他同父皇上折子?”
“嗤。”轻蔑地瞥向向石瑛离去的方向。宁杏颜左手握着鞭子在右手手心里敲了敲,笑道:“他若敢,我也不怕当场将他抽成个簸箕。自然,也得他敢。”
这倒是宁杏颜的性子。她不怕惹祸,从来也是果决的性子,甚少耍什么花样。容洛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与她说了会儿话,前去殿中面见皇帝。
选德殿中摆设依旧,皇帝的案几上奏折高高累起。容洛同皇帝请安时,皇帝仍在批改奏折,见她入内,暂时停了一阵。问过她种种,关乎衣食,关乎前时出游的事。容洛一一答得仔细,皇帝亦无别样神色,看来是还未得知她与穆万华的事情。
松了一口气,却不能全然松懈。公主府中早已安插皇帝眼线,近日她留齐四海在府中,又时常接见庄舜然四人,皇帝必然知晓。这厢答过话,皇帝果然问起。
“女儿愚笨。大多时候并不能明白父皇用意,只能请几位厉害的先生作为幕僚,仔细教导女儿。”施施福身。容洛柔声解释,“女儿日后虽依旧是公主,但衣食住行皆取之于民,女儿亦想为父皇增添几分助力,至少在安置封邑百姓时能公平得体。不至于让百姓觉得女儿只是娇养的草包,损落父皇英名。”
前时对齐四海的解释可信。这一次也不能用那样的说辞,她本是连隐南教养,九年里所学皆与庙堂相关。短短五年的教习或许有些效果,却不足以使她忘却那些东西。与其装模作样,现下的姿态才足以让皇帝信任。
目光虚扫容洛全身。须臾,皇帝平淡地颔一颔首,未做评价。执起朱笔批改奏折,皇帝道:“殿试后东宫择妃。你是长姐,平日里常与些闺中娘子来往,应当能替他仔细相看。那日便回宫来替他仔细看一看吧。”
选妃一般由帝后主持,有姐妹参与其中并非妥当之行。容洛疑惑看向皇帝,斟酌片时,款款福身应下。
父女在六年前便甚少有话说。连隐南是皇帝心中的刺,她长相相似连隐南、曾经被连隐南看做皇太女的事足使皇帝忌讳至极。她经历傀儡生涯,与他父女情分更是寡淡,此下答应,殿中寂静长久。皇帝自知与她无话可说,赏下许多东西给她,便让她离去,给谢贵妃请安。
接了赏。容洛掩过门,崔公公送她下了石阶。见她神色间有稍许低沉,他轻轻一叹:“殿下也莫怪圣上冷淡。这几日向氏那位不安宁,太子又要选妃,各家都巴巴地看着陛下,连‘侧妃’这样过分的折子都上了。陛下也是难为。”摇摇头,崔公公手中拂尘搭上臂弯,“也不瞒您,皇帝是属意崔家那位大娘的。只是崔大娘不善女工亦不善琴棋书画,多少比别人差了些。如是选了她……唉,旁人大约是又有碎嘴。可若东宫一次择妃过多……那也实在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