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大唐西域记通俗演义百度 > 第二回 识途马高昌结义 收顽徒屈之闻奇(第1页)

第二回 识途马高昌结义 收顽徒屈之闻奇(第1页)

古代商旅往来西域,正常的线路都会沿着河流、绿洲、水源地前行,一路的烽燧、驿站、亭障,都沿着水源地分布。除非别无选择,才会穿越沙漠。

玄奘没有过关文牒,只得选择穿越沙漠。

在沙漠里行走了百余里后,玄奘迷失了方向,野马泉不知所在。

玄奘走得口干舌燥,就解下装水的皮囊,打算喝一口水。不想皮囊太重,失手掉下去,把千里跋涉的贮水全部倾覆得干干净净。瞻望前路,蜿蜒盘旋,不知从哪条走为好。玄奘打算返回第四烽台重新取水。

走了十来里,思忖道:“我立愿不到天竺终不东归一步,怎么能折回?宁可就西而死,绝不归东而生!”于是拉转马辔,一心只念观音菩萨,径向西北而行。

孤身行进在大沙漠之中。四顾茫然迷蒙,苍凉辽远,人踪绝无,空无飞鸟。入夜闪烁的亮光,星星点点,仿佛妖魑魍魉举火;白昼狂风裹挟着飞沙,暴雨般地扑面撒来。

玄奘无所畏惧,一往无前。只是苦于无水,腹焦舌燥,行进非常艰难。

经历了四夜五日,滴水未沾,几近渴死。

困窘中,玄奘倒卧沙坑,向观音菩萨祷告:“玄奘此行不求财利,不为名誉,只为求无上正法。切盼菩萨慈念众生,以救苦为务。菩萨,如今我遭遇如此苦难,你难道不知道吗?”如此祈告,念念不缀,昏昏如以。

到第五日,夜半时分,一阵凉风忽然吹来,吹在身上,如同冷水沐浴一般清凉,玄奘顿时清醒过来,马也能站起来了,人马渐渐恢复体力。

玄奘准备稍稍休息一下再出发,岂料刚合眼,就梦见一大神,身高数丈,持戟呵斥:“汝!何不努力前行,而更卧也!”玄奘猛然惊醒,赶忙打马上路。

前进十里,那匹马,果然是识途老马,忽然放开四蹄朝岔路奔去。

数里后,只见一片小绿洲,长满了青草,玄奘下马,任由马儿纵情啃食。

玄奘趁隙往草地前方走了十几步,一转身发现一水池,水清澈如镜,捧一捧,甘冽无比。

玄奘带着马在草地水池旁休息了一日,人与马都恢复了体力。盛满水后,继续前进,又过了两天,终于走出了流沙河。

走出流沙就到了伊吾。伊吾是玄奘西行到达的第一个西域小国,在今天新疆哈密。

高僧从长安来的消息早已传遍西域各地。

到了伊吾,玄奘顺利地住进了一个佛寺,寺内有汉僧三人。

其中一位老者,也不知道是何时因何原因到了这里。见到玄奘中土人物形象打扮,非常激动,衣不结带,跣足奔迎,抱着玄奘失声痛哭,不能自已,哽咽道:“想不到今生还能见到故乡人!”

他乡遇故人,玄奘也伤感不已,抚着老者,半晌说不出话。

寺内的当地胡僧和伊吾王也前来参见,对玄奘的供养很是周全齐备。

稍事休整,玄奘又因高昌王力邀起身前往高昌。

高昌国在伊吾之西。高昌国,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都城在吐鲁番东南六十里。

高昌之地,东汉时为车师前部高昌壁,东晋时为高昌郡。《北史·西域传》记载:“地势高敞,人数昌盛,因名高昌。”

设郡置县后,高昌逐渐成为中原王朝管辖西域门户。自汉以来,中原大量汉民因各种各样原因,迁往西域,高昌成为西域汉人最集中的地方。

公元499年,国人推麹嘉为高昌王,是为麹氏高昌之始。麹氏,祖籍甘肃金城(兰州一带),其祖先为汉尚书令麹谭。

麹氏高昌,国境横八百里,纵五百里,境内有城池二十一座。国力较强,有胜兵万人。国都交河城,位于今吐鲁番市东,汉代车师国王庭。土壤肥沃,禾麦均可再熟。有一种白叠草,花可用来织布,百姓风俗编发挽髻垂于脑后。

玄奘西行的时候,高昌王为鞠文泰。麹文泰喜事礼佛,玄奘抵达伊吾时,麹文泰的使者刚好在,听到消息,立即将消息报告给国王。麹文泰当即派遣使者,命令伊吾王送玄奘前来高昌。

玄奘在伊吾住了十几天,本想取道可汗浮图(今新疆吉木萨尔以北的护堡子,位于天山北麓)继续西行,推却不过高昌国王的邀请,只得前往。

一行人越南碛,六天后到达高昌国境内的白立城(今鄯善),从这里连夜赶到王城。

此时,整个王室都在等候高僧的到来。

玄奘刚抵城下,国王下令开启城门,亲自秉烛,出宫迎接玄奘。将玄奘安置在后院,迎坐重阁宝帐中,殷勤问候:“弟子自从闻听法师大名,欣喜得废寝忘食。计算今夜法师必至,所以与妻子儿女都没有睡觉,诵经等候法师。”

又叫出王妃与几十位侍女礼拜法师。交谈良久方回王宫。

第二天天刚亮,高昌王就带着王妃以下前来礼拜。

高昌王非常钦佩玄奘的勇毅,激动地说:“从长安到高昌,碛路艰险,法师独自前来,真是奇迹!”随即吩咐设下斋饭,饭后诵经,在宫侧另设道场,迎玄奘住下,派宦官侍候。

此时高昌国国力已衰微,国王麹文泰希望玄奘留下来帮助他治理国家。他先把高昌国都城里的高僧有彖法师、国统王法师请来与玄奘相见,劝说玄奘别再西行,就在高昌住下来。

有彖法师是高昌著名的高僧,曾在长安学习,善识法相。国统王法师年逾八十,德高望重。他们遵照高昌王的意旨,与玄奘住在一起,劝说玄奘留在高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