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大唐西域记通俗演义百度 > 第三回 跋禄迦蟊贼争功 素叶城讲经突厥(第4页)

第三回 跋禄迦蟊贼争功 素叶城讲经突厥(第4页)

张骞通西域后,东西交通贯通,由长安出发到西域的道路,出玉门关、阳关后,有天山南北两道。天山南道经焉耆、过乌什,越天山后抵到碎叶城,在此与沿天山北麓西至突厥斯坦的天山北道相会合。碎叶城与相距600公里的呾逻斯城(今江布尔)相呼应,控制了这一带绿洲。自碎叶城经呾逻斯可向西直通南俄草原和拜占庭。

素叶城是绿洲之路和草原之路的交汇点,来自中原的丝绸和西边的香料,琳琅满目,在这里都有买卖,小小古城,尽显贸易的繁华。

城外的耕地成片,能净顺手抓一把土,捏一捏,对师兄说,这土宜种穈、麦、葡萄。

四面看看,只见林木稀疏。风吹过了,一股寒气,因气候寒冷,居民都衣着皮衣粗麻,初看有种粗苯的感觉,但还是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

素叶城以西有数十座孤城,互不统属,都臣属于西突厥。

西突厥强盛时,统辖包括西域诸胡国,对之施加强大的政治影响,还通过通婚方式与之保持密切联系。

带着高昌王馈赠的重礼,玄奘一行长长的队列,绕着热海,正行走间,一队士兵从树林中冲了出来,将玄奘诸人团团围住。

只见这队士兵,头戴兜鍪,身着圆领窄袖裘皮战袍,狼头吞肩十分醒目,腰上围着蹀躞带,手里持着刀柄下弯的波斯风格长剑,蹀躞带上还悬着把小刀。领头的举着一面狼头旗,威风凛凛。

他们是突厥大汗的护卫。用突厥语喝问:“来者何人?”

原来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正在这里畋猎,不期而遇地与玄奘相遇。

关于突厥的来历,《北史·突厥传》记载:“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其部落大人曰阿谤步,兄弟七十人,其一曰伊质泥师都,狼所生也。”“狼所生也”反映突厥以狼为图腾,突厥以狼为图腾是拜火教对天狼星神崇拜的反映。

能清赶忙上前,能净在后面站着。能清打个合十问候:“我们是大唐三藏法师玄奘的弟子,这是我的师弟。我们要到印度去。我师父在后面。”

护卫首领下马,到玄奘跟前,致了军礼,说:“我们至高无上的汗正在这里。他早已吩咐过我们,见到大唐的客人要即时禀报。请法师跟随我们去见大汗吧。”

此时突厥早已分裂为东西两部,相互为敌。与玄奘相遇的是西突厥南庭可汗统叶护可汗,姓阿史那氏。

与玄奘相遇时,统叶护可汗的统治正值鼎盛,北并铁勒诸部,西南逾阿姆河,睹货逻故地被其吞并,拓境至迦毕试(罽宾)北界,节制着龟兹、鄯善、且末、焉耆、石国、何国、穆国、康国等诸小国。

统叶护可汗正与东突厥相争不下,与大唐交往,共谋对付东突厥,所以对大唐来的客商和僧人格外友好。

护卫头领领着玄奘过来。可汗听说有大唐高僧路过,吩咐将玄奘请入帐账内。

入得可汗军帐,只见可汗端坐正中,身着绿绫袍,以丝带束发,缠头的帛练尾端后垂。二百余名达官(突厥可汗的侍从人员)身穿锦袍,都结着发辫,腰上悬着佩剑,环绕在可汗左右。

军士们衣着毛皮衣服(裘毼毳毛),挺戟槊,举大纛,张着强弓。帐外驼马蔽野,多不胜数。

高昌王的信使欢信将高昌王的呈表与五百匹绫绡、五车果味等礼物奉给可汗,并代高昌王向可汗致意。

可汗看过高昌王的信,非常高兴,说:“法师暂时到我衙帐休息,我还要到另一地巡视,两三天即回,那时才与法师会见。”

吩咐达官答摩支将玄奘送到衙账安置下来。

三日后,可汗果然回来了。他在大帐接见玄奘。

突厥官员引玄奘到可汗大帐。远远望去,大帐以金花装饰,灿烂夺目。

距大帐还有三十余步时,可汗就出帐相迎,一番问候话语之后,便请玄奘入座。能清、能净、能自随在师傅身后,鱼贯而入,侍立在师傅旁边。

西突厥信奉拜火教即祆教,尊崇拜火,因木生火之故,不设木坐床,只在地上铺厚厚的毯子,放上垫子席地而坐。

可汗居中,各位达官分列两行在可汗面前排好的长席上陪坐,卫兵执仪仗立于后。

可汗很尊重玄奘,专为他设立一张铁交床,再铺上草垫,请玄奘入座。三个徒弟在师傅旁边依突厥的礼数席地而坐。

接着,又请大唐使者和高昌使者入内递交国书和信物,可汗一一过目,表情愉悦。

玄奘见此情此景,内心里不由的赞叹:可汗虽是穹庐之君,其实也非常尊贵华美!

几个徒弟虽然来自高昌,也见过一些世面,但在突厥可汗面前,他们还是感到一股逼人的压力,行止都恭敬多了。

使臣们坐定后,司礼传令设酒作乐,大宴宾客。

突厥虽是异俗之邦,却颇知待客之道,明白僧俗有别。

可汗和大臣、使臣饮酒,令侍从持葡萄浆进奉玄奘。宴席上,突厥君臣、来访的使者互相敬劝,祝酒碰杯、举碗相击之声交错响起。此时,助兴的四夷之乐响起,音乐声忽而铿锵,忽而悠扬,虽然是蕃国俗曲,却也令人赏心悦目,抒发情感。

不多时,各种食物摆上桌,全是新鲜烹宰的羔羊牛犊,堆积在桌案上。

玄奘面前,专门准备了饼饭、酥乳、石蜜、刺蜜、葡萄等素食。

徒弟面前,也摆放了各种素食,尽情享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