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流量党是什么意思 > 第四十四章 新的方向(第2页)

第四十四章 新的方向(第2页)

小北也兴奋地补充道:"对啊!这些学生可以成为我们的第一批用户和传播者!他们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还会帮我们在社交媒体上传播。"

"那我们具体怎么操作呢?"小南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需要考虑空间布局、设备安排、人员安排,还有如何引流。"

团队围坐在白板前,开始头脑风暴。沈言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画出工作室的平面图。

"我觉得入口这块区域比较适合,"他指着靠近门口的一块空间,"来访者一进门就能看到,而且这里采光也好。"

小北思考着说:"我们可以把几台3D打印机放在这里,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制作过程。但是问题来了,这样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日常工作?"

"可以设置参观时间,"小南提议,"比如每天下午2点到5点开放参观,其他时间正常工作。另外,我们需要考虑一下安全问题,毕竟会有外人进出。"

讨论持续到深夜。第二天,他们召集了全体成员,详细说明了这个计划。有人担心这会分散精力,也有人担心隐私和知识产权问题,但大多数人对这个创新的尝试表示支持。

接下来的几天,团队开始着手准备。小北负责空间设计,将入口区域重新布置,设计了清晰的参观路线;小南负责制定参观规则和安全措施;几位设计师则精心挑选了一些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进行展示。

经过一周的讨论和准备,"创意实验室"终于成型。他们在工作室靠近入口的区域辟出了一块空间,安装了几台3D打印机和设计工作站,创造了一个半开放式的创作环境。墙上挂满了历年的优秀设计作品,还有创作过程的图文说明。他们在学院公告栏和社交媒体上发布了邀请,欢迎学生们来参观创作过程。

开放首日,来访者寥寥,团队成员难免有些失落。

"别着急,新事物总需要时间慢慢被接受。"沈言安慰大家,"这不是扩张,是转型。我们需要直接与用户对话,了解他们真正想要什么。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我们的价值不仅仅是产品,而是创造的过程。"

小北不死心,当晚熬夜制作了一个简短的3D打印过程视频,配上了动感的背景音乐,发到了校内最活跃的社交平台上。视频中,一个复杂的几何雕塑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被压缩到了30秒内,最后定格在成品上,配上了"想象它出现在你的书桌上"的文字。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视频在校内迅速传播开来。第二天,"创意实验室"门口就多了不少张望的学生。到了下午,已经有一小群人在认真观摩3D打印机的工作过程。

到了第三天,参观人数明显增加。来自艺术系、工业设计系和计算机系的学生们纷纷前来,有的甚至带着自己的设计草图,询问是否可以定制打印。

"这群人对创作过程的好奇心比我想象的要强烈得多。"小南惊讶地发现,很多学生在看完整个制作过程后,不仅购买了成品,还会询问设计思路和技术细节。

一周后,小北兴奋地举着手机冲进工作室:"沈哥!我发的那个视频已经有一万多播放量了!而且被学校官方账号转发了,连其他学校的学生都开始关注我们了!"

几位学生甚至主动拍摄了更加详细的参观视频上传到社交平台,视频中他们向同学们展示"意境工坊"如何将创意变成实物,这意外引发了更大范围的关注热潮。

沈言微笑着:"看来我们找到新方向了。产品本身很容易被模仿,但创造过程和背后的故事才是真正的魅力所在。"

灵光一闪,沈言提议道:"既然大家这么喜欢看创作过程,我们为什么不邀请一些有才华的学生来这里现场创作呢?"

这个想法得到了团队的一致赞同。他们开始主动联系校内有影响力的设计系学生,邀请他们在"创意实验室"进行限时设计展示。一位在设计系小有名气、拥有5千校内粉丝的学生设计师欣然接受邀请,在展示区进行了3小时的现场创作,边设计边与围观的同学互动。整个过程中,不断有学生加入围观,提问题,提建议,气氛活跃而融洽。

这次活动结束后,订单量比平时增加了一倍,不少学生还表示希望参与类似的活动。

"沈哥,我有个想法。"小北观察顾客反馈后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定期举办这种创作分享会,甚至可以考虑开设一些简单的入门设计课程,从卖产品扩展到卖知识和技能,变成一个小型创意社区!"

小南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组数据:"我分析了最近的订单和访客情况,如果我们后期开设设计课程,即使每期只收取适中的费用,利润率也会比单纯卖产品高出至少50%。而且这种模式的可复制性很强,未来可以考虑在其他院系甚至其他学校复制。"

沈言听着团队的讨论,眼前逐渐清晰起来:"我们可以走得更远。不光是教学,我们可以打造一个'创意共享平台',让有才华的学生上传自己的设计,我们负责生产,双方分享收益。所有参与者都可以从这个生态系统中受益——设计者获得展示机会和收入,顾客得到个性化产品,我们则连接了这两端。。。"

随着讨论的深入,"意境工坊"的转型方向越来越清晰:从单纯的产品制造商,转变为一个连接创意、技术和用户的平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