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去男摊主那看鸡崽的时候,她有注意到在摊位的右后方有个大棚子,里面有两匹马正在吃草料。
那应该就是小岩提到的其中一家卖马的,虽说目前买不起马,可她想过去看看有没有其他的。
薛芽芽与薛小岩乖乖跟在她身后,三人刚走到马棚子附近,就有个年轻伙计迎了上来。
“这位婶子要看马吗,咱家的马那是个顶个的好,平日里喂的都是上好的草料,驮着走个几百里都不气喘的。”
沈青梧直接说明来意,“这位小哥,你们这里可有驴或是骡子?”
伙计闻声点了一下头,“婶子您来的正是时候,咱这刚好有两头骡子,个个壮年,有的是力气,犁地挑水绝对是一把好手。”
说着将三人领到了棚子的后方,把骡子牵出来给沈青梧看。
“这多少钱?”她问。
“三两银子一头,咱们这里不给您压价,您上手摸摸,再看看牙,都是年轻的骡子,干个二十年没有问题,保您不亏!”
一听价格,俩孩子都忍不住咂舌。
沈青梧感觉这个价格比自己预期的贵了那么一点,“还有别的吗?”
伙计摸了摸自己的脑袋,随后像是想起了什么,“婶子若是觉得这个贵,棚后还有头驴,只卖二两,但它眼睛是瞎的,看不见路,若搁人牵着走路也是不耽误的。”
他见沈青梧有心思,便主动去棚后将驴给牵了过来。
这头驴身量稍微矮小了些,但四肢都利索,眼睛里尽都是灰白色的,薛小岩还踮起脚在驴眼前晃了晃,半点反应都没有。
沈青梧一锤定音,“就它了,小哥你看在哪里交钱?”
伙计连忙将人往屋内领,还开了一张票据给她。
活物集市的大门口,沈青梧将装母鸡与鸡崽的筐放到了驴身上,让俩孩子在这里看着,自己则进了巷子里的一个肉铺,随后又去买了粮食和调料。
出来时,小篮子里装得满满的,被布盖着,放到了驴身上。
这地方的肉价偏贵,猪五花要三十五文一斤,就连没什么肉的猪大骨也得二十文。
她本想多买几斤,可这地方哪有冰箱,买多了吃不完肯定要放坏的。
调料部分,她买了最常用的土盐和粗糖。
店里的小伙计还朝她推销羊油,说新进的一批价格便宜,她从原主的记忆里得知,村里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往菜中加油膏增香,她还打开罐子闻了一下,是很纯正的油香味,便忍不住买了一大罐。
"走吧,还差米面了。"
她牵起拴驴的绳子,薛小岩和薛芽芽对视一眼,跟在后面。
“这么多东西……哥,咱们卖药材的钱还没花完吗?”薛芽芽小声问道。
薛小岩也搞不清楚状况,在药铺的时候,他就没看清大夫爷爷到底给了娘多少钱,但他猜想顶多也就一两银子。
可光这头驴就值二两,看娘如今兴致勃勃的模样,钱定然是没花完的。
那药材竟那么值钱?
俩娃若有所思地跟在后面,直到三人一驴来到了一家米面铺子。
依旧是他们两个在外头等着,等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便有小哥将两大包的粮食送出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