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上,吴太保等人被拖走后,沉重的脚步声在空旷的殿堂内回荡,那声音好似闷雷,一下下撞击着严逸尘的耳膜。
与此同时,他们绝望的呼喊声和求饶声余音袅袅,带着不甘与恐惧,在殿堂内久久萦绕,仿佛昭示着一场风暴暂时平息,却也预示着更深层的暗流涌动。
严逸尘站在原地,目光穿透那渐渐远去的背影,深邃如墨,他能清晰地看到吴太保等人慌乱的脚步、惊恐的眼神和颤抖的身躯。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低声对身旁的锦衣卫下令:“盯紧吴家,恐怕还有余孽……”这句话,与其说是命令,不如说是他对未竟之事的深深忧虑。
此刻,他感觉到殿内冰冷的空气如针一般扎在脸上,让他愈发清醒。
回到锦衣卫指挥使司,严逸尘并未因暂时的胜利而有丝毫松懈。
一路上,他的靴子踏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每一步都带着坚定与沉重。
他深知,那股神秘势力如同附骨之疽,虽已遭受重创,却仍有残余势力潜伏在暗处,伺机而动。
这些年,他铁面无私,雷厉风行,铲除了不少奸佞,却也因此树敌无数。
朝堂之上,多少双眼睛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那些嫉妒的目光如利箭般射向他,更有甚者,连他一手建立的锦衣卫内部,也屡屡出现叛徒,这让他倍感心力交瘁。
这几日,严逸尘的眉宇间总是笼罩着一层阴霾。
他独自坐在书房内,昏暗的烛光摇曳不定,发出微弱的噼啪声,那声音仿佛是他内心焦虑的写照。
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忽明忽暗,他能看到自己在墙上扭曲的影子,如同他此刻复杂的心情。
桌案上堆满了卷宗,每一份都记录着触目惊心的阴谋与背叛。
他伸手拿起一份卷宗,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那声音在寂静的书房内格外清晰。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只觉得一股无形的压力如山般压来,压得他喘不过气,额头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卷宗上,洇开一片墨色。
“逸尘,您已经几日几夜没有合眼了,还是早些歇息吧。”徐婉清端着一碗参汤,轻轻地走了进来。
她的脚步很轻,几乎没有发出什么声音,只有裙摆微微摆动的声音。
她看着严逸尘疲惫的面容,眼中满是心疼,那心疼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严逸尘的身体,直达他的内心。
严逸尘抬起头,看到徐婉清关切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接过参汤,触手是参汤的温热,那温度让他的手微微一暖。
却没有喝,只是放在一旁,轻声问道:“婉清,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为什么总有人想要我死?”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疲惫与迷茫。
徐婉清在他身旁坐下,柔声说道:“大人何出此言?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天下百姓。那些奸佞小人,自然容不下您。”她说话时,气息轻柔,仿佛带着一丝淡淡的花香。
严逸尘苦笑一声:“可是,我连自己身边的人都无法信任,又谈何守护这江山?”他的笑容中充满了苦涩和无奈。
徐婉清握住他的手,那双手柔软而温暖,坚定地说:“大人我会一直陪在您身边。”严逸尘反握住她的手,感受到那份温暖与信任,心中的阴霾似乎消散了一些。
然而,现实的残酷却容不得他有片刻的喘息。
果然,不出严逸尘所料,他很快便收到了密报:神秘势力残余勾结了一批江湖亡命之徒,准备在京城集市制造混乱,以此动摇朝廷根基。
当密探匆匆跑来,将密报呈上时,严逸尘的表情瞬间从温情变得严肃。
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然,原本柔和的面部线条此刻变得刚硬如铁。
他迅速站起身来,椅子在地面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
他一边穿好外衣,一边在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从书房到门外,他的脚步急促而有力。
走在前往集市的路上,严逸尘的心情十分沉重。
他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在胸腔内剧烈跳动,仿佛要冲破胸膛。
他想着即将面对的危险,心中既有对敌人的愤怒,也有对局势的担忧。
街道两旁的房屋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阴森,风呼啸着穿过街道,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恶鬼的嚎叫。
月光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仿佛隐藏着无数的阴谋。
集市上,人潮涌动,喧嚣嘈杂。
各种叫卖声、谈笑声、小孩的哭闹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嘈杂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