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愿意,我给你安排一位协作员,教你一周,保你下月积分翻番。”
对方沉默许久,点头了。
系统提示:
【节点经济模型初步运行稳定】
【自运行反馈率:89%】
【异常干预点:4%(已控制)】
【新模块激活:节点动态资源分配+经济热度预测引擎】
新界面浮现——一张动态经济地图,像心电图一样不断跳动,展示每个区域节点的“活跃度”“经济热”“内部协作指数”。
“这玩意像不像股市K线图?”黄志强问。
“差不多。”秦风说,“这是我们‘组织的经济体温’。”
第五天晚上,系统弹出一则提示:
【警告:东林区节点活跃率骤降×28%】
【疑似管理滞后×营销乏力×协作断档】
【建议:调派节点协作员介入+推动资源横向互补】
秦风立刻调度三人小组,从江桥派驻东林,启动“组织内紧急协同机制”。
“我们不救火,但我们要有‘调血’能力。”
“组织不是铁块,是血肉——出问题不怕,就怕不知道怎么动。”
第七天,系统提示:
【节点经济结构完成第一轮完整闭环】
【组织运行信用指数上升至72%】
【结构健康度:良】
【奖励发放:系统治理引擎×1】
系统弹出全新模块——
“结构经济智能预测系统”
功能包括:
各区节点经济增长预判
资源供需动态预测
决策影响回溯模拟
趋势波动图谱自动生成
秦风站在总部会议室中央,望着那张全自动跳动的“组织经济热度图”,忽然有点恍惚。
他回想起当初摆摊卖第一台收音机的时候,那时候他只想“挣点钱”。
但现在,他搭起来的,是一整张“系统+人+经济”的协作网络,是一个可以自行呼吸、可以调节动能的基层经济模型。
“哥,”黄志强站在他身后轻声问,“咱这算啥?”
秦风淡淡地答:
“我们不只是做品牌。”
“我们在建一个——可以托起普通人希望的‘经济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