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这是兄弟情,但其实是我一个人背全锅。”
“我受得起,但这个品牌受不起。”
黄志强没说话,只是默默点头。
他不是不懂,他只是接受得慢。
这天下午,秦风在临川旅馆旧仓库里召开第一次“骨干培训会”。
20个人围着一块黑板,每个人面前一张纸,上面写着自己的“角色编号”“组织职责”“协作对象”“可流转权限”。
“我们不是公司,但我们要有公司的骨架。”
“从今天开始,所有金风门店、摊点、服务站,统一纳入组织体系。每月固定汇报、统一制度、考核绩效、责任追踪。”
“谁做好了,往上走。谁不适应,退出也行,不勉强。”
一位年近五十的门店主皱着眉头:“秦老板,你以前不是说,我们这是一群兄弟干出来的,现在变成这样,是不是太……冷了?”
秦风顿了顿,走到他跟前。
“张哥,我不冷。”
“我冷的是那些‘想混但又不愿担责的人’。”
“我从不怕犯错,我怕的是——我们明明已经能做体系了,却还在用人情过日子。”
这一番话,说得张哥眼圈发红。
“你说得对,我也不想让咱金风,将来让人说成一盘散沙。”
“签了。”
他第一个把岗位协议写了名。接着,一个接一个签字的人站起来。
那天晚上,秦风把一张组织结构图贴在墙上,看了整整一个小时。
第三天,系统提示弹出:
【组织跃迁任务·第一阶段完成】
【奖励:组织协作节点权×1】
【新任务:治理适应度测试】
【目标:在7天内处理一场内部权限冲突事件】
他心里有数——系统这是在提醒他,“组织化”的第一道坎——来了。
果然,第五天,问题出现了。
江桥镇摊点主老冯打电话来,一通牢骚:
“你不是说我们是独立运营嘛?现在非要我上报每一笔维修单,那我还怎么灵活干活?”
“还有,黄志强现在天天拿着新流程来巡店,说我宣传不到位、货品展示不到位——你知道吗,他以前可是我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