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布料夏天穿着比粗布舒服。”
张蓁一听,蔫了。
然后悄悄咂舌,她粮食还没买呢?
凡事都有轻重缓急,
她决定穿衣这件事还可以再缓缓。
张蓁站在摊位旁安静等着两人寒暄,直到汤林过来。
三人打完招呼,崔萍看了一眼张蓁道:
“我跟杏子还有话说,你带小蓁去买粮,我在这等你。”
汤林点头,张蓁默默地跟在他背后朝着粮铺的方向而去。
古代细粮比粗粮贵。
现代又刚好相反。
注:(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常用的重量计量单位为“斗”,由于各时期一斗的数量不固定,这里定死为10斤。)
粮铺里的粮食无论粗粮细粮,都插了一块木牌标记上了价格。
米价:每斗40文
白面:每斗37文
小麦:每斗25文
粟米:每斗20文。
张蓁让老板给她称了三斗粟米,她没有装粮食的口袋。
便厚着脸皮问年轻掌柜能不能卖她一条口袋。
年轻掌柜随意看了她一眼,张嘴便是:“两文。”
店内伙计称重的时候,她又要了半斤粗制砂糖。
“谢谢惠顾,84文。”
之后,她便不敢再买了。
缺的东西虽然还很多,但就像网友们告诉她的。
她得慢慢攒钱,就这样一直住在城隍庙里不是长久之计。
说不定哪天政策变了,又或者又来逃难的人呢。
买好东西就得回去了,三个人告别了汤红杏就走出了集市。
还没走到城门口。
老远就看到一帮小萝卜头伸着脖子朝城内看。
府兵:只要不秀到我面前来给我找麻烦,我一般都当看不见。
直到看见张蓁他们,便忙挥手。
生怕他们看不见,好几个小萝卜头激动得都跳起来了。
出了城门,三人在孩子们的拥促下。
热热闹闹往城隍庙方向而去。
分别之际,汤林背篓里被她塞了一样东西。
她动作很快,察觉出异样回头的夫妻二人。
只看见笑着朝他们挥手的张蓁和小萝卜头们。
“回去吧,别在外面站着了,晒。”
崔萍也朝着她们挥了挥手。
“你往林叔背篓里塞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