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还集中在张蓁画的册子上。
后知后觉回想了一番,才察觉出郑氏说了什么。
才抬着册子一脸震惊的朝郑氏看了过去。
郑氏就知道他刚才根本没认真听。
自家男人就是这样,认真看书的时候跟他说个啥。
都还要做到心里有数,留足时间给他反应。
郑氏在心里叹了口气,压下心里的郁闷,皱着眉道:
“等秀娟出了月子,我让她给她们一人做双鞋子。”
汤显:“这。应该的。”
没想到郑氏话头一转:“这钱得你出。”
郑氏说完,却不等汤显给出反应。
一撩帘子便走了出去。
汤显就懵了一下下,便对着帘子的方向嘟囔道:
“我有钱吗?我。”
家里的钱不是一直是郑氏在管吗?
自己啥时候有私房钱了?
郑氏走出房间,顺手将桌上小儿媳赵氏还没来得及端走的汤碗端起。
就往灶房去了。
拿着抹布转身的赵氏,就见婆婆抬着汤碗走进灶房
忙迎了上去伸手接了过来:“娘,你先吃饭,其他的交给我就成。”
郑氏朝她点点头。
走到灶台边将赵氏放在锅里温着的饭菜端了出来,往灶台边一放。
随手扯过柴堆旁的小椅子就坐了下去。
对小老百姓来说,一家人只要相互想着对方,在哪里吃不是吃。
。。。。。。。。。。。。。。。。。。。。。。。。。。。
戌初三刻(19点45分)。
十月的晚风带着丝丝凉意,轻轻拂过面庞。
注:(张蓁参考的时间习惯是直播间的新历,但那个时代百姓过得是农历。)
(例如:11月10日是重阳节,农历是九月初九)
暮色渐浓,星辰开始闪烁着微弱的光。
仿佛在召唤着归家的旅人。
张蓁领着孩子们踏入城隍庙外院门。
众人跟随着她的脚步缓缓步入内庙门前。
只见她从衣襟内掏出钥匙,随后轻轻插入锁芯。
伴随着一声轻微的“咔哒”声,陈旧的庙门被缓缓推开。
发出一阵悠长而低沉的“吱呀”声。
似是这庙宇悠悠岁月的一声叹息。
紧跟在她身后的林赟,身姿矫健。
进屋第一时间就直奔水桶而去。
主打的就是眼里有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