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咋就没人买呢?”
“卖不掉可咋办?”
话语里带着几分绝望,突然一个年轻村民提高嗓门,满脸懊恼的说道:“赵东明那小子说慌话,说不定他是去县城卖的,咱不能被他给忽悠了。”
旁边一个村民也皱着眉头,连连点头。
“是这个理,咱要是跑去县城,这一来一回的要成本多高,根本不划算。”
村民们听后,都陷入了沉默,望着这堆眼看就要烂掉的野蘑菇,一筹莫展。
就在气氛压抑到极点的时候,赵春盛迈着大步走来。
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大伙都别愁了,我来给你们出个好主意,以后你们采的蘑菇每天交给我,我全收了,用我家的驴车拉到县城去卖。”
村民们先是一愣,随即眼睛里燃起了希望,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春盛叔,你的主意好啊!”
“是啊,有驴车方便多了,可算有办法了。”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原本沉闷的氛围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愁容也从脸上褪去。
第二天上午,村民们陆陆续续的背着竹篓,赶到赵春盛家中,要把野蘑菇过秤。
赵春盛早就等在门口,见村民们到来,脸上立刻堆起了笑容,双眼眯起,透着几分精明。
伸手翻了翻村民们递过来的野蘑菇,不紧不慢的开口道:“乡亲们,你们也知道,这些野蘑菇在乡里根本卖不动,我拉到县城去,能不能卖出去还两说,要是放了空,我这来回的本钱可就打了水漂,所以呀,我收你们的蘑菇真给不了高价,只能出1毛钱一斤。”
赵春盛此话一出,村民们瞬间炸开了锅。
“1毛钱一斤,也太低了吧,我们起早贪黑的进山,费了多大的劲?”
一个中年村民涨红了脸,很是气愤的说道:
“太欺负人了。”
另一个村民也是愤愤不平。
当想到竹篓里的野蘑菇,在集市上是卖不出去的,过不了几天就会烂成一堆废料时。
村民们全沉默了,有个村民无奈的叹了口气。
“算了算了,1毛钱一斤也是钱,总比烂掉强。”
“是啊,不卖怎么能行,还不烂在家中。”
其他村民虽然满心不情愿,想了小半天,也没有好主意,只能咬咬牙,将野蘑菇卖给了赵春盛。
抽着香烟的赵春盛,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手脚麻利的过秤付钱,不大一会,满满一驴车的蘑菇便装载完毕。
他拍拍驴背,吆喝一声,得意洋洋的赶着驴车,朝着县城而去。
一路之上,赵春胜又唱起了小歌,满心都是做生意赚到钱的画面,想着自己又能重整旗鼓,开启新的门路,高兴的把长鞭一甩。
“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