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三倍?你疯了!”
和陈艰那边商讨完毕,赵海第一时间就回到了家里和妻子汇报。
这么大的养殖规模,要多花的开销可不是小数。
即便陈艰愿意代为出资,提前垫付一部分鱼钱,他也不敢私自做决定。
“小艰说了,给我们垫付两万,以后每个月再多加一万……”
听见赵海的话,妻子这才稍微平静下来,在心里飞速盘算起来。
很快,她的眼神亮起,一改之前反对的态度,拉着赵海就要出门。
赵海被妻子忽如其来的变化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疑惑地看向对方。
“怎么了,你拉着我去哪?”
“去找人承包鱼塘啊!我算过了,这笔生意稳赚不亏!你还等啥?”
按照赵海妻子的估计,自家现在一个月卖的鱼钱也就是一万五。
别看赚得多,但去掉养殖成本,其实也就只能赚五千左右。
如果扩大三倍的养殖,自家的收入也能相应扩大三倍!
虽说风险也大了不少,但有陈艰垫着资金,倒也不至于无法承受。
但赵海不这么想。
作为长辈,他可不好意思把风险都转嫁到后辈头上。
“要不,我们再找点人一起合作?这样风险也能小点……”
“合作什么?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你想给别人分钱?”
赵海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妻子挡了回来。
她可没打算把到嘴边的鸭子再分出去!
赵海还想说些什么,但看到妻子的眼神,还是识趣地把话语收了回去。
二人就这样沉默着来到村里其他有鱼塘的村民家里。
村里不是只有赵海一家养鱼,但其他人的鱼塘基本都在荒废,里面偶尔养点小鱼小虾和鸭子什么的,不太成规模。
前几天赵海说要承包新鱼塘的时候,村民们都很积极。
这可是为数不多能坐享其成的机会!
由于要租的鱼塘数量实在太多,保守估计也要五六亩,几乎整个村有鱼塘的村民都被喊了过来。
起初大家还以为赵海只是想多承包一两亩池塘,都做好了竞价的打算。
可赵海却提出要将他们的鱼塘全部收下,把他们吓了一跳。
他们忍不住多打量了赵海几眼,眼里隐约有些不敢置信。
这家伙莫不是发财了?
过去的十几年里,赵海家一直都只是承包着两亩鱼塘,从未有过改变。
但现在,这家伙一下子要多承包五六亩,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再联想到赵海最近老是外出,忙到大晚上才回来,村民们不由得有些好奇,忍不住开口问道:
“海哥儿,最近跑哪发财去了?”
赵海本就老实,心里也有找人一起合作的想法,很快就解释起来:
“没发财,就只是和小艰出去做了点烤鱼生意,现在要扩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