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铺子订货,刘宝珠每月的收入越发稳定起来,她心里便开始盘算起刘启铜读书的事情。
刘启铜身子瘦弱,不像刘启银和刘启金那么有力气,地里的活计干不了。
其他人一天能挖一亩地,他一天只能挖三分地,别人一天能种两亩地红薯,他只能种五分地。
今天又是如此,刘启铜拿着锄头远远落后在干活的人群后面,他垂着头看不出表情。
山林里其他人参差不齐往前挖地,只有刘启铜像一个黑点,瘦弱的身子几乎隐藏在山林中。
“三哥。”刘宝珠走了上去,伸手递给他一个煮熟的红薯,“歇歇吃点东西。”
刘启铜白净的面皮晒得通红,脸上、身上都是汗水,手掌上也磨出了厚厚的老茧,看着就让人心疼。
刘启铜不好意思地接过红薯,坐在田埂边一脸灰败:“小妹,都是三哥不好,三哥帮不上你的忙。”
他满脸愧疚,手里的红薯翻来覆去,始终没有送进嘴里。
不干活的人是不配吃饭的,刘启铜心中有愧。
刘宝珠看着他清秀白净的脸,心里忍不住把原主骂了百八十遍。
刘启铜当初也曾进过书塾读了一年的书,书塾里的先生还夸他聪明,来日也许能登科。
可同年原主嫁进了张家,为了给张文胜教束脩,她把能偷的都偷了,最后把刘启铜的学费也偷走了。
刘启铜从此就断了读书的念头,跟老刘头回家种地,一蹉跎就蹉跎到了今天。
“三哥,你就不是干农活的命,你是天生的读书人。”刘宝珠看着他白净的面皮,和村里人完全不一样的做派,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刘启铜眸子微微一闪。
“三哥,我现在也赚了不少银子,供你读书绰绰有余,你明天就去镇上书塾继续读书。”刘宝珠拍了拍腰间的荷包,“三哥,我说过会让你继续读书,一定会!”
刘启铜一愣。
一个月多月前刘宝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刘家没人相信,他自己也不信。
可是现在……似乎要成真了。
刘启铜心脏跳的快要跳出来,表面上还是按捺住喜悦道:“我已经二十多了,这个年纪从头读书……不合适,算了吧。”
他三两口把红薯塞进嘴里,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浮灰道:“小妹,你不用觉得愧疚,村里那么多读书的,也就张文胜中了秀才,我当年就算去读书,也不一定能读出来,还不如把银子省下来给你。”
“三哥,你真的不想读?”刘宝珠起身看着他。
刘启铜一愣,摇了摇头:“不想了,我现在看见字就头疼。”
哗啦——
他刚走两步,一本书从他腰间掉落到地上。
刘宝珠捡起来看了一眼,正是从张文胜家里拿回来的书,上面折了好几页,翻的旧了许多。
刘启铜的脸瞬间涨红,结结巴巴解释道:“我,我就是拿出来翻翻,闲着也是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