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胜不舍地掏出怀里的银子丢在桌上,又拿起药材转身往宋婵娟走。
大夫拿起银子咬了一下,又掂了掂重量,确定没问题才把银子塞进怀里。
一会儿功夫常嬷嬷已经疼得脸色惨白,徐夫人担忧道:“春来,你怎么样。这位姑娘让我们到她家里暂住,你再坚持一下。”
常嬷嬷有气无力开口:“夫人我没事。”
张文胜和宋婵娟把常嬷嬷挪到牛车上,徐夫人坐在车里,张文胜夫妇坐在车头,几人朝杨柳村走去。
越走徐夫人越感觉不对,眼前的城镇逐渐远去,眼前都是树林和高山,她不解看向宋婵娟:“姑娘,我们怎么越走越偏僻了?”
宋婵娟眼珠一转,柔声道:“不偏僻,也就十几里远,我们住在附近的村子里。”
“可是……”常嬷嬷双眼无神望着四周,小声嘀咕,“夫人,我们约定的地点在城镇……”
宋婵娟闻言立刻道:“你们放心,我们每天都要到镇上做生意,有消息肯定第一时间告诉你们。”
常嬷嬷还想多说,徐夫人率先开口道:“没事春来,宋姑娘仁心仁德,你只管放心养伤就好了。”
常嬷嬷无奈答应,慢慢昏睡过去。
——
镇上,一行人驾着马车在城镇里四处搜寻。
他们身穿统一的黑色服饰,腰间挂着一把鱼鳞剑,个个都是练家子。
找了一圈无果后,手下开口道:“看来夫人不在这个镇上。”
为首的男人打量一圈,也点头道:“去下个镇子。”
几人转身,飞快去了隔壁镇子。
身后的黑衣人如同鱼儿一般,整齐飞上屋檐,蜻蜓点水似的在屋檐上飞跃,一会儿就没了踪影。
这些事,刚刚“得救”的徐夫人全然不知,她只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个大好人,不知道自己错过了回京的机会。
这一错过,就是一年。
——
走了半个多时辰,终于来到了杨柳村。
村口的闲人们看见张文胜和宋婵娟带了两个生人回村,都忍不住上来询问:“秀才相公,这是谁啊?你家亲戚?”
宋婵娟为了少生事端,便开口道:“是我家远房亲戚,来村里养病的。”
众人恍然大悟似的,这才散开了。
几人顺利回到张文胜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