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飞机上生命维持系统包括空调、氧气供给这些是通过进风口连接发动机的,从发动机出风口获得氧气,这也得改。”
“再到控制系统,重力和应力变化,机体强度等等问题都要重新验证。”
“总的来说,改装精卫的成本太高,我的想法是如果不是五代机,那就慎重。”
“甚至哪怕是五代机,也不需要全部改装精卫。”
毕翰宇很难想象林远居然提出了对自己这么不利的说法,毕竟如果真这么搞,那精卫的销售数量必然下降,他们的营收也会下降。
“林总,我还以为你会大力推荐自己的精卫变循环发动机呢,毕竟这是我们一直想要攻克但一直没成功的项目。”
“连阿美莉卡在这方面做的也一般。”
林远无奈的笑笑:“你以为我不想吗?而是现实情况不允许啊。”
“我们金乌是无人机,不用考虑飞行员载荷问题,哪怕载荷有2个G3个G甚至4、5个G,对操作手来说都没区别,反正他在后方控制。”
“但一旦上到有人机,飞行员根本受不了全功率开启的巨大推力和飞行载荷,后果不言而喻。”
“所以如果你们要给有人机装配精卫,那出于安全考虑,我们会在发动机系统里设下程序封印,封印速度和转速,避免发动机超过某个极限。”
“无论是无人机还是有人机,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都能当成一次性的来用,但飞行员不行啊。”
“国家培养一个飞行员的成本太大了,需要的时间周期太长了,根本扛不住这么造啊。”
“但上次打电话你提过大函道比的事我们已经在着手改进了,为了方便你们综合使用,我们考虑2个版本。”
“一个是带变循环的版本,一个是不带变循环的版本。”
“等这两款发动机出来,甚至是水面舰艇的燃气轮机核心机出来,我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挣钱可以,但什么钱能挣什么钱不能挣林远还是分得清的。
“大函道比的变循环,你是要我的运输机也超音速吗?”
毕翰宇没想到林远他们在大函道比的发动机上也要加变循环,这是他不理解的。
林远不置可否:“不是不行,有人的运输机比如鲲鹏肯定不行,它那个圆润的身材就注定不能超音速。好像最大速度是920公里每小时吧,确实没到1224公里每小时的超音速标准。”
“但毕江军你得清楚一点,我们是专注无人机的公司,有人机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金乌我能设计成三发,你就应该清楚我们的团队不是常规设计团队。”
“我们设计的原则是根据需求去定向推导技术要求,然后解决技术问题,技术不是限制我们的因素。”
“未来我们必定会涉足无人运输机领域,到时候超音速就是我们的要求了。”
“你们使用也很简单,运人的时候限制速度,运货超音速不就完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