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我想看三千世界 > 第四章千古一帝李世民(第2页)

第四章千古一帝李世民(第2页)

【13:35,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张角兄弟起义,谋士大爆发的三国时代即将到来。】

【13:44,赤壁之战打响,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13:48,曹操去世,曹丕称帝。】

【13:53,诸葛亮北伐,五丈原遗憾病逝。】

【13:58,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颠覆曹魏政权。】

【14:10,蜀汉,孙吴灭亡,三家霸业终归晋。同年司马炎称帝,史称西晋。】

【14:14-14:23,八王之乱导致国家秩序崩溃,西晋被胡人所灭。南北两朝十六国的大混乱,即将开始。衣冠南渡,东晋诞生。】

【14:58,谢玄用淝水之战,阻挡了苻坚一统天下的脚步。】

【15:01,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南朝宋。】

【15:07,北魏统一北方,实行全面汉化。】

【15:58,杨坚灭北周,北朝覆灭,杨坚受禅封帝,国号为隋。】

【16:01,隋文帝杨坚率兵灭南陈,长达数百年的大乱斗时代,终于结束。而此时历史也将再次进入正轨,于是在16:09之时,封建王朝下半场的计时即将正式开始,此时此刻属于辉煌又短暂的隋朝。】

【16:10,隋炀帝杨广,大开运河,三征高句丽,耗尽国库,天下再次陷入混乱。】

【16;11,太原李氏起义,隋朝灭亡。李渊称帝,波澜壮阔的唐宋元明清历史正式拉开帷幕。】

【16:13,史上首个状元诞生,寒门之子迎来出头之日。】

【16:15,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的缔造者,又一位千古一帝李世民登基。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后世评曰:李世民之前,皇帝的标杆是三皇五帝,尧舜禹汤。李世民之后,皇帝的标杆是太宗文皇帝。】

此话一落,天幕宛如磁石,将众人的目光狠狠吸附,几乎每个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比肩尧舜,成为后世皇帝的标杆,”

这寥寥数字,却似有千钧之力,在历史的长河上空炸响惊雷。

大唐境内,仿若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沸腾成欢乐的海洋。

长安街头,百姓们奔走相告,欢呼声响彻云霄:“是咱们的陛下!大唐有如此圣明君王,实乃万民之福!”

酒肆茶楼,文人墨客放下手中杯盏,挥毫泼墨,欲将这盛事载入诗篇,传颂千秋;皇宫之内,侍卫与宫人也难掩喜色,交头接耳间尽是对圣上的尊崇与自豪。

李世民端坐于太极殿龙椅之上,虽面带微笑,眼中难掩欣喜,可心底却暗自思忖:这般高调的赞誉,怕是要惹得其他帝王侧目,一场风云怕是在所难免。

再看唐前诸帝,嬴政一身黑袍,龙颜阴沉似水,仿佛能凝出冰碴。

他负手而立,目光透过时空,似要将那李世民看穿:“哼,这李世民究竟有何功绩,敢与朕并称为‘千古一帝’?朕以虎狼之师横扫六国,统一度量衡,筑长城以御外敌,这般开天辟地之功,他能及否?”

一旁,李斯等大臣们低垂着头,噤若寒蝉,他们知晓此刻圣上正在气头,稍有不慎,雷霆之怒便会降临。

刘邦轻抚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心中暗自嘀咕:“咱从沛县起兵,一路摸爬滚打,诛暴秦、败项羽,才挣得这大汉江山。这后生不过是承继了父兄基业,怎就得了这等风光?”

朝堂之上,众臣也是面面相觑,不敢轻易言语,生怕触了皇帝霉头。

刘彻亦是脸色铁青,他雄才大略,开疆拓土,独尊儒术,铸就了大汉威名。

“朕的功绩震烁古今,这李世民何德何能,让后世如此高看?”

他在未央宫中来回踱步,焦躁之情溢于言表,身旁的卫青、霍去病等大将虽有心劝解,却也知此刻皇帝心绪不佳,只能默默侍立。

唐后之君,反应各异。朱棣站在北平燕王府的庭院之中,仰头凝视天幕,眼中满是羡慕与尊崇。

他自幼便听闻李世民的传奇,心中暗自将其视为楷模,此刻更是心潮澎湃:“若有朝一日,咱也能如太宗皇帝一般,成就不世之功,该有多好。”话语间,握紧双拳,似已立下壮志豪情。

宋仁宗赵祯在汴京宫中,微微叹息,轻声道:“朕以仁治国,只愿天下苍生安乐,这马上争雄、开疆拓土之能,确是不及太宗皇帝。”

语气中虽有落寞,却也饱含对李世民的钦佩。

康熙大帝身处紫禁城,目光深邃,喃喃自语:“这大唐盛世,朕也向往之。太宗皇帝能得这般赞誉,必有非凡驭人之术、治国方略,当细细揣摩。”

一时间,各朝各代因这天幕评价,暗流涌动。

李世民的声名在历史的苍穹下闪耀,引得赞叹与嫉妒齐飞,尊崇与质疑并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