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八年,日军又专门组织了一支装备精良的混成旅,企图围剿杨靖宇的部队,然而几个月的激战过后,这支日本部队,反而被杨靖宇的部队所歼灭。】
【一九三九年秋天,日本侵略者在连续受挫后,又集结了大量兵力对杨靖宇部队活动的区域,发起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扫荡,在激烈的战斗中杨靖宇的部队损失严重。】
【更为严重的是第一军第一师的师长程斌,背叛了抗日事业投靠了敌人,他带领日本侵略者摧毁了七十多个抗日武装的后勤秘密补给点,这些补给点储存着弹药、粮食和柴火,是抗日战士们保持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一夜之间杨靖宇部队的后勤补给,几乎损失殆尽,部队陷入了极度困难的境地,尽管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杨靖宇的部队,并没有放弃抵抗,他们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意志和勇气。】
【战斗意志更加坚定,战斗行动更加勇猛。根据战后日本方面的记录,在杨靖宇牺牲前的三个月内,他率领的部队与敌人进行了四十七场激烈的遭遇战,甚至在二月七日,中国传统的除夕之夜,他们也进行了三次战斗。】
【一九四零年一月二十二日,面对着数倍于己的敌军,杨靖宇仅率领百余名战士,却以惊人的勇气和智慧,取得了一场场以少胜多的胜利。】
【令敌人溃不成军,然而连续的战斗,也使得杨靖宇的部队,损失惨重。】
【到了二月一日,杨靖宇身边的战士只剩下六十人,为了保存抗战的有生力量,他果断决定分散突围,自己则带领少数警卫坚守阵地,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不幸的是他的警卫排长,一个从十五岁就跟随他的孩子,背叛了他,将他的行踪暴露给了敌人。】
【短短十五天后,杨靖宇的身边,只剩下六名战士。】
【二月十八日杨靖宇身边最后的两名警卫员,在去山下购买食物,回来的路上遇到了日军的盘查,一番交战之后,他们两个也都英勇牺牲。】
【接下来的五天。杨靖宇独自一人。在深山中辗转。他穿着单薄的棉衣。一只棉鞋在逃亡中丢失。脚上布满了冻疮。】
【多日未进食,但他依然坚持与敌人斗争。二月二十三日,杨靖宇在山上遇到了几位砍柴的村民,请求他们帮助购买食物和棉鞋,他不想牵连这些村民,承诺一旦拿到东西,就会立即离开。】
【但其中一位村民竟是奸细赵廷喜,他认出了杨靖宇,试图劝他投降。杨靖宇反问道:"如果咱们都投降了,那还有中国吗?“】
(杨将军,致敬杨靖宇将军。)
天幕下不少人都十分气愤,堂堂七尺男儿,怎么能够投降呢?
而且这位将军,没有死在战场,却被自己的同胞出卖,这些背弃祖宗的玩意,简直不配为人。
许多年轻人,很是心疼,杨将军与他们平日里只晓得将军不一样,这位将军,剑眉星目,身形高大威猛,如此艰苦的环境都没有想过投降。
他们身为祖宗,定要向朝廷进言,灭了倭寇,不让后世子孙再受此屈辱。
【奸细见劝降无望,便偷偷向敌人报告了他的位置,敌人很快在奸细的带领下,包围了杨靖宇。】
【小日子试图说服杨靖宇投降,但他怎么可能屈服呢?杨靖宇毫不犹豫地举起武器,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交火,最后弹尽粮绝,体力不支身中数枪,壮烈牺牲。】
(啊!该死的小鬼子,杨将军,呜呜呜。。。。。)
(该死的叛徒,出卖了杨靖宇将军。)
【杨靖宇牺牲后,他的遗体被敌人带回了县,城遭受了残忍的亵渎,岸古龙一郎用铡刀砍下杨靖宇将军的头颅。】
(小鬼子真的不是个东西,杨靖宇将军,太惨了。)
【又出于对将军在极端条件下生存下来的好奇,残忍的对遗体,进行了解剖,当他们发现将军的胃中,只有未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时。】
【他们震惊了,这些棉絮还是将军,为了填肚子从自己的棉衣中取下的棉花,岸谷龙一郎虽然对这位将军的壮烈,表示了敬意。】
【但他们依然把将军的头颅,装在玻璃箱中四处展示,以此来宣传,他们所谓的胜利。】
【不久后将军的头颅,被送到了长春,与此同时一位日本军官,因为连续几夜梦见将军索要自己的头颅,而无法安睡着。】
【这种恐惧最终促使他们寻找将军的遗体,并为他举行了一场所谓的慰灵祭,日本道士和僧侣在祭台上,念经做法,白纸丝带飘扬,焚香供酒,似乎在表达对这位英雄的哀悼。】
【然而这不过是敌人为了笼络人心,掩盖他们罪行的一场表演,他们甚至为将军立了墓碑,碑上刻着杨靖宇之墓,落款是通化警务厅长岸谷龙一郎的名字。一场充满虚伪和算计的葬礼。】
【五年后,我们终于取得了抗日胜利,一九四六年,为了缅怀杨靖宇将军的不朽功绩,将军战斗过的蒙江县,更名为靖宇县。】
【并且重新修缮了他的陵墓,两年后的一九四八年,随着长春的解放,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被找到,并由解放军战士护送至哈尔滨的东北烈士纪念馆,得到了庄严的安放。】
【十年后通化靖宇陵园建立,杨靖宇将军终于身手合一,覆盖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并以国礼安葬,而在他遥远的故乡,河南驻马店,也建立了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让后人能够铭记这位英雄的事迹,如今战火已经远去,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山河无恙,中华民族正昂首阔步,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但在这和平繁荣的背后,是无数像杨靖宇将军这样的英雄。】
【他们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牺牲,他们的奋斗,他们的不屈不挠,是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基石,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