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历史,他们也是知晓的,并没有乱说。看来这檀木真是来自后世,它所展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秦始皇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既对后世的发展感到好奇,又对自己的统治产生了一丝疑虑。他不禁思考起自己的功过得失,以及秦朝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画面中,朝代更迭,兴衰荣辱,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秦始皇看到了自己统一六国的壮举,也看到了秦朝的辉煌与衰落。
他意识到,一个王朝的兴衰并非取决于一时的武力和权力,而是需要长治久安的治理
此时,秦始皇的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他决定要以史为鉴,更加努力地治理国家,为秦朝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他要让后世记住秦朝的辉煌,也要让后人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11:10,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焚书坑儒事件发生。】
【11:11,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秦二世矫诏登基,与此同时陈胜吴广起义。】
秦始皇不可置信的望向天幕,骤然起身,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没有长生不老,徐福他竟敢欺瞒寡人。
“来人把徐福给寡人抓来,寡人要将他碎尸万段。”
殿前侍卫立即领命,前去抓拿徐福。朝堂上的大臣话都不敢多说。生怕陛下发怒,危及他们小命。
【11:14,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分封诸侯,鸿门宴之后,项羽杀秦王婴,秦王朝在一把大火中退出历史舞台。】
秦朝时期:
秦始皇嬴政一袭黑袍,龙威四溢,此刻却踉跄后退数步,才在殿中稳住身形。他双眸怒睁,目眦欲裂,死死地瞪向扶苏,那眼神仿若要将他洞穿。
秦王宫,他一生心血所筑,承载着大秦万世基业,竟在他身后短短时日便惨遭覆灭,这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刺入他的胸膛,痛意与震惊让他几近眩晕。
“朕一生纵横捭阖,扫六合、定九州,欲创千秋不朽之霸业,怎会……怎会如此!”
嬴政的怒吼在殿内回荡,声嘶力竭中满是愤怒、悔恨与不甘。他紧握双拳,指节泛白,心中恨意汹涌,恨不能即刻穿越时空,将那些胆敢背叛大秦、摧毁他梦想的逆贼碎尸万段。
扶苏身形颤抖,一袭青衫尽显落寞。他望着盛怒的父亲,愧疚与无奈如潮水将他淹没。
他深知父皇一直视他为大秦未来的掌舵人,期盼他承继大统,延续大秦荣耀。可自己的软弱与优柔寡断,让他错失良机,致使帝国陷入深渊。
他低垂着头,不敢直视那如炬目光,仿佛罪人面对审判,满心惶恐,不知如何回应即将到来的质问与责备。
“你为何没能守住大秦江山?为何不听朕的谆谆教诲?为何如此让朕失望!”
嬴政咆哮着,声浪震得殿内烛火摇曳,恰似他此刻飘摇的心境。
扶苏泪如雨下,痛苦与自责啃噬着他的心。
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喉咙却似被堵住,千言万语哽在心头,无从说起。只能任由泪水肆虐,用无声的哭泣宣泄满心的悔恨。
就在这剑拔弩张、哀伤弥漫之际,苍穹之上突然泛起奇异光芒,密密麻麻的文字仿若星河倾泻,呼啸而过。
嬴政与扶苏同时惊愕抬头,瞬间被这天幕奇景吸引。
“秦之速亡,非扶苏之过。赵高弄权,李斯屈从,篡改遗诏,立胡亥而逼扶苏自尽,朝堂自此乌烟瘴气,忠良被屠,民不聊生,天下苦秦久矣,揭竿而起者如云……”
嬴政瞪大双眼,死死盯着这些文字,起初的愤怒渐渐化为震惊与疑惑。他怎么也没想到,背后竟藏着这般阴谋。
“赵高!李斯!”
嬴政咬牙切齿,双手因愤怒而剧烈颤抖,“朕待尔等不薄,为何如此忤逆!”
扶苏亦是满脸惊愕,抬起泪目望向天幕,心中五味杂陈。
原来,自己背负的“罪名”竟源于此,那一瞬间,他心中涌起的不只是为自己洗刷冤屈的释然,更有对大秦命运被奸佞摆弄的悲哀。
嬴政仰头凝视天幕许久,神色数变,从盛怒、震惊,终至一抹决绝。
“朕既已知真相,定不容历史如此蒙尘!”他猛然转身,望向扶苏,目光中怒火仍在燃烧,却多了几分坚定。
“扶苏,随朕一同,看这奸佞如何一步步将朕的大秦拖入深渊,朕虽无力回天改写后世,却要在这知晓真相之际,严惩罪人!”
扶苏擦去泪痕,重重点头,眼中燃起希望之光。父子二人并肩而立,目光重新投向天幕,随着文字的流淌。
赵高、李斯的阴谋逐渐清晰,二人心中怒火越烧越旺,一场跨越时空的“清算”,在这秦王宫悄然酝酿,似要冲破历史桎梏,为大秦正名,让真相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