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不用杨六伯再说,他拿了两个菌子,抬脚往院子里走。
“你们等等,我去让王管事瞧瞧。”
-
不多时。
一个微胖的中年男人,同方才那伙计一起出来。
男人一身藏青色薄长衫,四五十岁,矮胖的身形显得有些圆滚滚的。更衬得比较亲和。
他看到杨六伯,脸上带笑寒暄:“哎哟,是老杨啊!”
杨六伯迎上去,也闲说了两句。
薛晴弯唇浅笑,就在一旁等着。
然后在对上对方的视线后,笑意加深几分,率先打了招呼。
“王伯伯好。”
来的路上她听杨六伯说过,这王管事人很好,年轻时,还同他在码头一起做过工。
这份菜蔬供应的活计,就是对方给他引荐的。
这种时候要想快速拉近距离,嘴甜些是应该的。
“啊好,好。”
王兴莫名被叫了伯伯,惊讶一顿。
随即看向杨六伯,迟疑道:“这位是……”
杨六伯介绍说:“这是我村里的丫头。她在山上采了菌子,看着成色不错,就想来谈个买卖。”
王兴也就没有多说了。
乡里乡亲的,互相之间多少都会帮着些。
“那菌子我瞧了,确实不错。”他应了对方一声。
菌子不仅个头大,还鲜嫩。
比平日里收来的那些好上不知多少,完全就是上等货。
他看了眼布包里的一小堆菌子,神色一动,问道:“这菌子,你说你家里还有?”
“是。”薛晴点头,“昨日下午晌采的,家里还有半筐。”
王兴脸上带了喜色。
“不瞒你说,最近我们接了个席面,正需要这菌子做汤。”
他叹气,“可是近来天色干燥,山货紧缺,已经好些日子没收过这么好成色的菌子了。”
薛晴眉眼弯弯,自觉接上话。
“那我明日就将剩下的带来。若是不够,我还可以再去山上采。”
“行!”
王兴立即拍板,定下了两筐菌子。
“至于价钱……”
迟疑一顿后,王兴才说:“平日的价钱,是按五文一斤算。但你这菌子成色好,又是老杨带来的,乡里乡亲的,我也帮衬点,价格就给你提一成。你看可否?”
薛晴来的路上就打听过菌子的价格,此时也知道这个价格已经是不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