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远沉吟两秒,他看得出来,皇太孙根本不是想着出题考郑豪,分明是要给郑豪难堪,想了几秒,说道:“当然可以。”
李承宗直接道:“郑博士,我出一个题,你听好了,换做是你,你觉得该怎么解决京城粮荒?”
郑豪不假思索道:“朝廷自有解决办法。”
李承宗道:“现在是我问你。”
郑豪瞬时不吭声。
李承宗歪头看着他道:“回答不上来?要我说,你不是回答不上来,你是不敢回答。”
“朝廷解决粮荒,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谁囤积粮,就治谁的罪,据我所知,屯粮最多的,是尹家,尹家的背后,是国丈。”
李承宗没有提及尹德妃,因为不能扯到宫里,一旦扯到了后宫,被人以此为由,往上一参,说他不敬德妃,李渊那边,就不好回话了。
当然,他虽然没有提及尹德妃,但是提到尹家,众人自然会联想到她。
李承宗接着说道:
“这就扯到是抓大放小,还是抓小放大的问题。”
“抓小放大,就是严惩粮商,但粮商的粮,大多都是以高价从尹家那里买来的,粮数并没有多少,只凭那些粮商手中的粮,根本满足不了京城百姓,供不应求,粮价自然居高不下。”
“由此可见,必须得抓大放小。”
“而抓大放小,必然要与尹家的人斗。”
李承宗盯视着郑豪,说道:“你敢斗吗?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你不敢,你甚至连说都不敢说。”
说完,他感慨道:“国子监里也有坏人啊。”
郑豪听得脸色酱紫,袖袍中的拳头都握紧了几分,却又不能说什么。
他确实不敢说,现在说了,一旦传出去,和尹家的关系就会破裂。
徐文远站出来,说道:
“殿下,你看这样如何,老臣做个主,让于麟重新在国子监当助教。”
李承宗沉吟两秒,回头看向于麟,问道:“于麟,徐祭酒说了,要重新聘你为助教,你怎么说?”
众人纷纷看向于麟。
于麟望着徐文远,摇头说道:“徐祭酒的心意,学生领了,学生现在更想做点利国利民的事,回家帮助家父。”
徐文远皱眉道:“这。。。。。。”
李承宗摆手道:“那就这样吧。”
说完,他指了指郑豪,对着徐文远问道:“徐祭酒,这位郑博士,学识浅薄,品行不端,怎么处置?”
徐文远看了郑豪一眼,反问道:“殿下觉得该怎么处置?”
李承宗淡淡道:“辞退吧。”
听到这话,郑豪再忍不住,情绪激动大叫道:“我是朝廷任命的国子监博士,岂是殿下一句辞退,就能辞退的?”
李承宗看着他,说道:
“明天早朝,我会上奏,这个回答,够不够清楚?”
说完,李承宗站起身,带着王晊、徐玥、于麟离开监厅。
郑豪脸色发白,李承宗的话,无疑是在说,国子监再没有他的容身之地,望向徐文远,吼道:“徐祭酒,你说一句公道话!”
徐文远摇头道:“如果老夫的话有用,殿下在这时候,老夫就说了。”
“这是殿下的意思,你能不能留在国子监,已不是老夫能做主了。”
“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徐文远起身,大步追向了李承宗。
郑豪脸色难看,瞧见陆德明和孔颖达投来玩味眼神,更觉得自己丢尽了脸面,紧咬着牙,离开了监厅。
监厅内,一时间,只剩下孔颖达和陆德明二人。
孔颖达啧啧了两声,转头望向陆德明,问道:“陆老,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