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极品打捞王全文免费 > 第796章(第1页)

第796章(第1页)

莫伊谢耶夫拉开了车门:“我就算岁数大一些也是男人啊。说这有什么问题么?”

萧鹏能说什么?他刚准备上车突然愣在原地,看向莫伊谢耶夫道:“你们是故意这么做的吧?”

“嗯?”莫伊谢耶夫看向萧鹏笑眯眯的说道:“这是什么意思?”

萧鹏道:“我是说你们这里的女兵这么少而且都是大妈是你们故意这么安排的吧?”

莫伊谢耶夫听后笑了起来:“萧,你果然聪明。”

“为什么?”萧鹏上车后不解问道。

莫伊谢耶夫坐上车关上车门道:“没什么,就是跟地球另一面的邻居学习一下借鉴了一下他们的经验避免像他们那样而已。开车,我们回基地!”

第1807章极地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莫伊谢耶夫说的‘地球另一边的邻居’还真不是指美洲,而是指南极。

南极有很多国家的科考站,他们之间关系还是相对很融洽的——毕竟那么一大片大路上就那么几个人。

但是极地生活真的不像想象中那么浪漫,如果让所有在极地生活的人用一个词说出极地生活的感受,恐怕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词就是‘无聊’。

真心地很无聊啊,说出来可能不信,在那边最盛大的活动就是澳大利亚戴维斯南极站举办的国际象棋比赛,到时候各个科考站的人齐聚一堂下棋……

不过所有人和俄罗斯人下国际象棋的时候都会小心谨慎:在1959年的时候,那时候哈叫苏联的沃斯托克南极站发生了一次人命案:就是因为两位科考人员在下国际象棋的时候为了下棋起了争执,结果其中一位拎起斧头劈死了对方。

从那时候的苏联包括现在的俄罗斯南极科考站都禁止携带国际象棋。而跟俄罗斯人下国际象棋的时候大家都提着一根弦:这尼玛一不小心要人命啊!

南极那边其实经常出事,就在两年前俄罗斯在南极乔治王岛的别林斯高晋站还发生了一次凶杀案——准确是杀人未遂,捅了几刀没捅死。

事情的双方还是俄罗斯人,而这次的理由比上一次更加的可笑:一个人在看书的时候,另外一个人看到这本书正好他看过,于是就把后面的内容给剧透了,于是就把看书的人给惹毛了,抄起刀就砍!

瞧吧,剧透者就该死!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不光是俄罗斯人发生,1983年的时候智利南极科考站的随队医生直接点火烧了自己国家的科考站,而他的理由更加的令人震惊:只是为了能在别的地方过冬而已。至于别的国家类似的案件也时有发生。基本都是因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发生这样的事情归根到底还是太无聊了,就像那个别林斯高晋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整个岛上满员的时候也就二十五个活人,基本上就是几个大老爷们天天朝夕相处,而且他们没有别的娱乐项目,一台能收两个电视台的电视,一个图书馆,一个运动室和一个小教堂。还不能没事出门,这样的环境下不把人逼疯才怪!

压力实在太大了!

在这样与外界隔绝的环境里不少人都会濒临精神崩溃。很多南极科考队员都会患上精神类疾病或者有暴力倾向。

当然,在南极也不是没有乖宝宝,大夏和老美在这方面做的都相当不错,都是好几个南极科考站,都是建站几十年,都没有发生过什么案件。

不过这两个国家没出事的原因还不太一样。

大夏呢?非常重视科考人员的精神生活,早早地就有了宽带网络,还可以直接打电话回国排忧解难;原来是全站共享4M宽带,现在直接上了5G。对这点儿大夏做的倒是真不错,非常重视成员的精神文明建设,没瞧到在现在在空间站上都有直播么?

而老美呐?那就厉害了!

他们解决出现精神问题的办法靠的是两点:第一,人海战术!至于第二嘛,靠的是毒品、酒精和‘小雨衣’……

现在在南极世界各国的科考队员加在一起可能也没有老美一个国家在那里的人多。

仅仅一个麦克默多科考站,每年常驻在那里的工作人员就有二百的多人,这还不包括每年九月到次年二月去那里‘参观交流’的人员。基本上来说就是夏季两千人冬季两百人。

为什么他们那里这么多人?原因倒是很简单:他们的科考站可不像俄罗斯的科考站那么寒酸,人家那里俱乐部、酒吧、电影院、商场一应俱全!

毕竟在南极的都是‘科学家和英雄’,当然要有专门照顾那些人的起居,于是在他们那边的科考站有专门的清洁工、建筑工、后勤人员之类的职业,这大大的加大了他们科考站的在站人数。哪像别的科考站都是一人身兼数职。也就是最近几年大夏有钱了,才开始在南极科考站雇佣专职厨师,原来都是科考站里的科学家自己兼职。

而老美嘛,财大气粗,多花点儿钱就是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