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瓦房,面积不小,由此可窥见当年老苏家的辉煌,但现如今内里已经破败萧瑟的不成样子。
东面三间屋是老大两口子和儿子女儿的,西面三间屋是老二两口子和儿子女儿的。
中间三间屋,厨房和餐厅共用一间,苏父夫妻俩一间,从他们的门进去左拐,就是原主的房间。
靠大门还有两间屋,本来是老三苏广致两口子的,但他们两年前分家出去了,所以用来做杂物房和柴火房。
此刻丁二姐和罗娟正在往桌上摆饭,苏父不在家,苏广茂在磨镰刀,苏广业在编背篓,其他小辈们也各忙各的。
大哥家三个孩子,大女儿苏青已经嫁人,家里还有两个,二女儿叫苏换弟,今年18岁,小儿子叫苏文,今年14岁。
二哥家也是三个,儿子苏正今年20岁,女儿苏香今年18岁,小儿子苏武今年13岁。
三哥家两个,女儿苏敏14岁,儿子苏兴10岁。三哥现在在镇上做泥瓦匠,家眷也全部搬到了镇上。
所以现在家里总共12口人,真是个大家庭啊。
人认的差不多了,罗娟的声音响起:“吃饭了。”
苏红秀摸了摸饥肠辘辘的肚子,笑眯眯地走进厨房,但下一秒,她的笑就凝固了。
只见桌上只摆了三样食物,一大盆能照见人脸的萝卜汤,一屉杂面窝窝头,两小蝶腌咸菜,再没了。苏母先给苏红秀拿了两个窝窝头,再盛一碗汤,慈爱地说:“吃吧。”
其他人才开始动筷。
男人们下大苦力一人分得两个窝窝头,女人们一人一个,小孩也是一人一个,只有她是个女人里的例外,她碗里有两个。
窝窝头只有她一个拳头大小,就这分量,大家不饿的面黄肌瘦才怪。
苏红秀此刻心情异常复杂,她曾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时代,食物品类五花八门,她每天都在为吃什么而选择困难症,还为了减肥,吃杂粮粗粮,甚至故意饿着,哪里能体会到,在八十年代农民的饭桌上,吃的会贫瘠到这种地步。。。。。。
见她迟迟不动筷,苏父苏母和两兄弟都露出愁苦之色。
以前苏红秀来娘家,家里会买白面给她吃,再不济也有黑面,细软些好下咽,可现在家里真的揭不开锅了。
手里分文没有不说,还在外倒欠着买白面的钱。
再者,今年雨多气候凉,新麦延迟了近半个月才开收,等粮下来,至少也是十天之后了。家里的杂粮撑不了两天了,到时候,全家都得挨饿。
比起这些,更让人绝望的是,因为频繁下雨,地里的麦很多都发霉了。。。。。。今年,怕是不好过了。
苏广业沉吟半响,说道:“我等会儿去五爷爷家借点白面吧,他家应该有。”
罗娟哼了声:“都要饿死了,还挑三拣四,就我们命贱,纯给别人打工。那么多钱和粮,全喂狗肚子里了。”
苏家人本来就很差的心情,更是雪上加霜。
“快闭上你的臭嘴吧,看来我昨晚捶的还不够!”
苏红秀赶紧吃了一大口:“没挑没挑,我就是在想先喝汤还是先吃窝窝头。”
说完就被噎的直翻白眼,这是真正的杂粮窝窝头,又干又硬难以下咽,不像后世掺了别的东西,口感细软许多。
“慢点儿。”苏母给她拍着背,把萝卜汤端到她嘴边。
苏红秀喝了一大口才算好。呼,以后老苏家的饭桌就由她来守护吧!她要让这玩意远离老苏家饭桌!
吃完饭,老苏家人就上地了。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连苏文苏武这样半大的孩子,也得去田里帮忙。
苏武先跟着爸妈走了,没过多久他又返回。
苏红秀站在廊檐下问:“怎么了,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