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早朝,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皇帝浑身散发着渗人的气息,将手中那封江南急报反复捏紧展开,几近磨破。
大殿两侧的朝臣脸色各异,无人敢出头。
“江南水患连绵,运河堵塞,粮队困于湖州、嘉兴之间,若再不通路,京城百姓、军营将断粮于半月之内!”
皇帝低喝,语气中透出明显的怒意:“朝堂上难道没有一个人,有计可解?”
一时间,群臣皆噤,连向来自诩老成的户部尚书都低头不语,生怕被点中。
正在此时,一道清亮却不失恭敬的声音响起:“陛下,微臣陆青云,愿请命一试。”
众人错愕,纷纷望向殿中中列,只见陆青云跪地请命,神色端肃。
皇帝抬眸,目光深沉:“你有办法?”
陆青云稳稳一拜,语气自信:“回陛下,微臣早年随江南巡抚历练,知晓运河旧道,且与当地漕帮船户素有交情,此次江南大水,多因中游三叉口淤积未清,可调民力先疏河床,再借旧道以小船驳运,分批转移。”
“此外,微臣已绘制水道草图,分北南两路绕行,可保三日内粮队复动,七日内第一批粮可至南郊仓。”
他说着,当场呈上一份用心绘制的水路图与民力调度草案,言语清晰、条理分明,引得群臣纷纷侧目。
皇帝接过图册细看,神情渐渐缓和。
户部尚书上前一步,拱手道:“回陛下,陆大人所言合理,此法虽急,却是可行之策。”
工部侍郎也颔首附和:“若能调动漕帮之力,再辅以民工协助,的确能应急之需。”
皇帝沉吟片刻,终将奏折放下,缓缓起身:“好,既如此——”
“即日起,命陆青云为江南临漕钦差,持节出行,督查河道疏通,督运京粮。”
“户部拨银三十万两、兵马五千听调,不得有误。”
“此事办得妥当,昔日之错可暂且抵过,若再出纰漏,朕必亲断问责!”
“臣遵旨!”陆青云再度拜下,面露兴奋,目光中却隐有一抹得意。
夜色已深,沈府烛火未灭。
沈霜容站在案前翻看着刚由二哥沈清寒派人送来的密信,眼神沉静中隐含一丝凝重。
信是父亲亲笔所写,笔迹一如既往地刚劲沉稳,却能看出落笔时的几许沉重。
【。。。。。。贤王近日突然秘密自边境返京,是因其舅父病重。】
【太医院言,他恐不久于人世,贤王在外十载,舅父抚他如亲子,心中有愧,故不愿宣扬,只欲悄然归京探望。】
【唯其回京必经江南之路。】
沈霜容放下信纸,手指微微收紧。
“怪不得我总觉得不对劲。。。。。。”她喃喃。
贤王以沈家军功显赫为后盾,一路从边地平战而归,怎会在此时刻意低调?
原来是因心中挂念亲人,不愿惊扰朝局。
若此时陆青云被派往江南,而贤王刚好路过,哪怕只是暂留片刻,只要有人故意借题发挥,便可轻易将其与粮患牵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