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活在权贵家庭的她,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说是舍不得当初自己和许三多的那段感情,其实就是女人心理作祟罢了。
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那个明明被自己放弃的人,居然另辟蹊径,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
因为老兵的故事影响实在太大,就连父亲这个层面也关注了。
根据卫叔叔的调查,这篇文章本来是要在党文艺发表的,后来被上面叫停了。
听说上面的大佬还见了那个作者,之后这篇文章就被发表在了沪上文艺刊物上了。
如此看来,上面对这篇文章是默许的。
能够靠着一篇文章搅动文艺界和政界,这已经很说明了问题。
周雅茹是政治家族出身,对于这方面的敏锐程度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别看现在各大报纸上都是在骂老兵的故事和作者三多的,实际上,上面就是愿意看到这种争论出现。
要不然也不至于到现在,各大官方喉舌都没有一个站出来盖棺定论。
反倒是前几天人民日报还刊登了一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文章。
里面借用了伟人的一句话,看似没有明确表态,可在某种程度上,不表态就已经是一种明确态度。
果然在人民日报发文之后,对于老兵的故事的骂声顿时少了很多。
一个年仅十九岁的人就能引起这么大的响动,周雅茹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许三多的价值。
……
时间飞速流逝,转眼间到了高考的日子。
今年的高考是要先通过预考才能正式参加。
平谷村除了许三多还有留下来的知青邓小娥也要参加高考。
至于王丹妮和许小小二人,
一个是因为丢开书本的时间比太长,另一个还停留在初中水平,短短几个月也没法跟上,只能推迟一年。
今年报考的人数足足六百多万,比去年还要多,也是如今年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高考。
再一次踏入考场,许三多的眼中没有紧张没有焦虑,有的只是对未来满满的信心和野心!
也就在许三多参加高考之际,一队从京城出发的军人秘密护送着一个老人来到了县里。
等到车子来了县政府,周县长这才得知消息,匆匆从下面的公社返回。
见到老人,周县长明显感觉到了那种如山岳般的气势,不知不觉他的头上已经出现了细密的汗珠。
虽说现在正是热的时候,可他却感觉到浑身发寒。
“几位领导,不知道这次来原县是有什么指示吗?”
按理来说军政分家,对方也管不到自己头上,可眼前的老人明显不是自己这个级别可以应对的。
说句不好听的,就连接待都未必够格。
老人摆了摆手,缓了缓出声。
“周县长,老头子我今天是来打扰你了,还请周县长帮我一个忙。”
周县长擦了把额头的汗,
“领导您太客气了,有什么事通知我就行了,我一定尽力去办!”
旁边的警卫拿出一张军官证,证件是破旧的,封皮都没有,甚至就连上面的字都是手写的,歪歪扭扭。
可周县长一点也不敢看轻这张证件。
因为凡是有这张证的现在不是高层,就是退休领导。
“周县长,这是许爱国同志的证件,他是我们的英雄不是逃兵,还请县里为许爱国同志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