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仔细阅读完诏书内容,捋着胡须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写得不错,既显示了朝廷的决心,又给了台阶下。”
“只是……”
他话锋一转,意味深长地看着朱樉,“你小子把自己写在最后,是不是另有用意?”
朱樉笑了笑:“父皇明鉴。儿臣这是要给其他藩王施加压力。”
“哦?说说看。”
朱元璋来了兴趣。
“很简单。”
朱樉缓步上前,解释道,“我作为秦王,主动削减权力,还要出资支援朝廷。其他藩王若是不从,岂不是显得他们不如我?”
“这样一来,他们就算心有不满,表面上也得附和。否则,朝臣们会怎么看他们?百姓们又会怎么议论?”
朱元璋听完,不由得哈哈大笑:“好啊!这一招以退为进,确实高明。”
正说着,外面传来通报声:“陛下,燕王求见。”
“宣。”
朱元璋淡淡道。
不一会儿,朱棣大步走入殿内,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朱元璋微微点头:“老四,这么早来见咱,所为何事?”
朱棣抬起头,目光在朱樉身上停留片刻,才开口道:“儿臣听闻朝廷要颁布削藩诏书,特来请示。”
“哦?”
朱元璋眯起眼睛,“你有什么想说的?”
朱棣深吸一口气:“父皇,削藩事关重大,还请三思。”
“三思?”
朱元璋冷哼一声,“怎么,你觉得朝廷的决定有问题?”
朱棣连忙解释:“儿臣不敢。只是北方边境形势复杂,蒙古残部时有骚扰。若贸然削减兵权,恐怕会影响边防。”
“是吗?”
朱樉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四弟,你在北平镇守多年,想必比谁都清楚边境的情况。”
“不知道这些年来,蒙古人到底发动过几次大规模进攻?又有多少次真正威胁到我大明边境?”
朱棣脸色微变:“二哥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
朱樉轻笑道,“我只是觉得,与其在边境屯兵数万,不如把兵力交由朝廷统一调配。这样既能节省钱粮,又能提高效率。”
“毕竟……”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朱棣一眼,“总不能让父皇和朝廷总是为藩王的军费操心吧?”
朱棣握紧拳头,强压怒火:“二哥说得轻巧。你在西安逍遥,自然不知边境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