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思考片刻,点头赞同:“这个主意不错。不过,要做得更巧妙些。我们不仅要引蛇出洞,还要让他们相信我们毫无防备。”
会议结束后,朱樉开始着手布置这个陷阱。
他表面上减少了边境巡逻,似乎在削减防务开支,实则在暗中集结了大量精锐部队,准备伏击。
同时,他也放出消息,说自己将前往内地某处视察,短期内不会回宣府。
这个消息果然起到了效果。
密探报告,永安商号加快了物资运输的速度,边境的小部落也开始向特定的集结点移动。
“时机已到。”
朱樉对众将领说,“三日后,他们将发动进攻。我们要在前一天晚上,悄悄布置伏兵,等他们进入包围圈后,一举歼灭。”
就在准备行动的前一天,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京城派来了一位钦差,带着朱元璋的密旨,要求见朱樉。
“父皇派钦差来,是为了什么?”
钦差是礼部侍郎周鼎,他进府后,立即呈上了朱元璋的密旨。
朱樉接过密旨,仔细阅读。
密旨的内容出乎他的意料:朱元璋要求他立即率军南下,前往秦王封地,逮捕秦王朱榑,罪名是勾结外敌,图谋不轨。
“父皇终于发现了秦王的阴谋。可是,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
朱樉将密旨放在桌上,抬头看向钦差周鼎:“侍郎大人,不知父皇是基于什么证据,决定逮捕秦王?”
周鼎恭敬地回答:“回禀殿下,陛下得到了确凿的证据,证明秦王朱榑与朱棣勾结,共谋造反。此外,还发现秦王私通北方蒙古部落,意图引狼入室。这些都是死罪!”
朱樉沉思片刻:“秦王的阴谋,我在北境已有所察觉。他的党羽正在边境活动,图谋不轨。我正准备出兵剿灭这些叛乱分子,没想到父皇竟先一步发现了秦王的阴谋。”
“殿下明察秋毫,不愧是陛下的爱子。”
周鼎恭维道,“陛下深知殿下忠心,所以特意派我前来,请殿下率军南下,亲自逮捕秦王。”
朱樉觉得事情有些蹊跷。
北境正在酝酿叛乱,此时让他南下,岂不是放弃了前功?
而且,秦王在南方,距离京城更近,朱元璋完全可以派京城的军队前去逮捕,为何要特意让远在北方的他去执行这一任务?
但这是父皇的密旨,他不能违抗。
朱樉决定先了解更多情况,再做决断。
“周大人,父皇密旨我已收到,定当遵从。不过,北境也有紧急军情需要处理。秦王的党羽勾结蒙古部落,正准备在三日后发动叛乱。我已布置了伏兵,准备一举歼灭叛军。”
朱樉解释道,“不知周大人意下如何?是先平定北境叛乱,再南下缉拿秦王,还是立即南下,放弃北境的部署?”
周鼎有些为难:“这……陛下密旨要求殿下立即南下,似乎不容拖延。”
“这样吧,”
朱樉提议,“我先派一部分军队,在老将陈德的带领下,按计划行事,剿灭边境叛军。同时,我率领主力南下,执行父皇密旨。这样既不违背父皇旨意,也不至于放弃北境已经布置好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