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裴枕劝自己要多点耐心,特别是对这种毛都没长齐的孩子,他思衬片刻:
nbsp;nbsp;nbsp;nbsp;“这样吧,你不是想学一些法术吗?等你去读书,每天下学了后我教你如何?”
nbsp;nbsp;nbsp;nbsp;沈迟此前总是不经意地在他面前提起,想学点法术。
nbsp;nbsp;nbsp;nbsp;现在时机刚好,左右无事,教教他也没什么。
nbsp;nbsp;nbsp;nbsp;想想在天界的那些同僚,哪个座下没有几名童子,就连句芒的行宫里也是热热闹闹的,十几个小仙娥忙前忙后伺候他,几十名童子维持行宫日常秩序,就连出行都是浩浩荡荡的一大波人,十分夸张。
nbsp;nbsp;nbsp;nbsp;只有他,不要仙娥不收童子,每日守着他那冷冷清清的行宫,偶尔想起来,摸一摸他的几个灵宠,给他们喂点吃食。
nbsp;nbsp;nbsp;nbsp;句芒每次来找他,都要吐槽说他可以和九重天上的那自混沌除开,天地间诞生的第三位正神媲美了。
nbsp;nbsp;nbsp;nbsp;那位正神,和他们这些要么是神仙所出、要么是凡人功德圆满后升仙不同。
nbsp;nbsp;nbsp;nbsp;正神乃集天地灵力孕育而成,无父无母,无根无源,生来便力量强大。
nbsp;nbsp;nbsp;nbsp;前两位肉身已经归于虚无了,现如今这位天地第三位正神驻守九重天,帮天帝处理公务,若是三界之内有战争,将由他带兵出征,守护天界安宁。
nbsp;nbsp;nbsp;nbsp;可见这位正神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奇才。
nbsp;nbsp;nbsp;nbsp;可惜裴枕自成仙三千一百多年来,从未见到过他,五百年前他还未沉睡之时,接到后土娘娘邀请赴蟠桃宴,本以为能亲眼见见这位正神了,结果听说他闭关了。
nbsp;nbsp;nbsp;nbsp;不过裴枕不是好事的主,见一次见不到就算了,本来神仙也不过各司其职,若是有缘,以后自然能见到,若是无缘,这位正神到底长什么样、脾气秉性如何,又和他有什么关系?
nbsp;nbsp;nbsp;nbsp;喝了点酒思绪就开始发散,裴枕回过神来,沈迟正眨巴着一双勾人的眼睛,眼巴巴的看着他。
nbsp;nbsp;nbsp;nbsp;裴枕心想,沈迟这两日表现不错,颇有点做狗腿的潜质,他们这些凡人寿命短,等沈迟百年死后,他去求天帝收他做个座下童子也不是不可以
nbsp;nbsp;nbsp;nbsp;“怎么样?意下如何?”裴枕道。
nbsp;nbsp;nbsp;nbsp;沈迟垂眸,这指的是他去书院潜心读书,裴枕教他法术一事。
nbsp;nbsp;nbsp;nbsp;教法术
nbsp;nbsp;nbsp;nbsp;那岂不是每日都要见?
nbsp;nbsp;nbsp;nbsp;这一个月来,沈迟常常是三天两头躲着他,除了裴枕晚上来捉妖的时候二人会打个照面,其余时间很少见到对方。
nbsp;nbsp;nbsp;nbsp;自从昨日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晚上还梦到了不可言说的事情,他就更加不想见到他了。
nbsp;nbsp;nbsp;nbsp;今天一整天,沈迟睁眼闭眼都是裴枕绯红着脸在他身下喘息的模样,哪怕只是在梦里……
nbsp;nbsp;nbsp;nbsp;沈迟苦笑,如果裴枕知道他是怎么解的魅骨香,怕是不会教他法术,估计一气之下和他恩断义绝也不是不可能
nbsp;nbsp;nbsp;nbsp;沈迟顶着裴枕的注视,却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
nbsp;nbsp;nbsp;nbsp;毕竟抛开别的不说,他确实想学点东西的,不然次次遇到了妖鬼都十分狼狈,而且,他跟着的可不是妖怪也不是别人,而是河神。
nbsp;nbsp;nbsp;nbsp;是神仙。
nbsp;nbsp;nbsp;nbsp;没有任何人见过的神仙。
nbsp;nbsp;nbsp;nbsp;不答应的话多少有点不知好歹了。
nbsp;nbsp;nbsp;nbsp;而且,很矛盾的是,一边有心说要离他远点,一边又不由自主地想靠近他。
nbsp;nbsp;nbsp;nbsp;有诱使似的,沈迟双唇一开合,比大脑更快答应,溢出一声:
nbsp;nbsp;nbsp;nbsp;“好。”
nbsp;nbsp;nbsp;nbsp;于是,这一答应,他就过上了起的比鸡早,睡的比鸡晚的苦日子。
nbsp;nbsp;nbsp;nbsp;第二天,书院就差人送来了一套衣服,深蓝色的衣袍,白色的领子,以及一个黑色的束髻冠。
nbsp;nbsp;nbsp;nbsp;沈迟穿戴好后,裴枕点评:“剑眉星目,不错,衬你。”
nbsp;nbsp;nbsp;nbsp;得了夸奖,沈迟就没那么排斥去书院了,到书院拜过夫子之后,沈迟被分到了离讲堂最远的位置。
nbsp;nbsp;nbsp;nbsp;席地而坐,面前是一个矮桌,上面摆着文房四宝以及几卷册子。
nbsp;nbsp;nbsp;nbsp;幸亏从前沈迟他娘让他上过学,读过村里的学堂,他还是识字的。
nbsp;nbsp;nbsp;nbsp;沈迟记忆力惊人,在学堂里学会了三字经、千字文以及不少经典书籍,即便十一岁后家里没钱再供他读书了,过了几年,他也依旧还记得这些书里的内容,甚至在哪一页哪个位置都记得清清楚楚。
nbsp;nbsp;nbsp;nbsp;夫子以为沈迟是知县的哪位亲戚,一时间,没把沈迟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