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哎呀,小莲心,现在民间都有拿辛叔父所创的‘拔山女’词牌作词,来赞颂你的战功的人了。你看百姓这么崇敬你,你私底下却这么不守时,还晾着我们在大太阳地里干晒着,多不合适呀!”
nbsp;nbsp;nbsp;nbsp;旁边有人附和,“就是,就是。”
nbsp;nbsp;nbsp;nbsp;甚至还随着拍子唱起了那首流传于民间的词来。
nbsp;nbsp;nbsp;nbsp;“风消云缕,一碧无今古。欲坏上元天不许,晴了晚来些雨。
nbsp;nbsp;nbsp;nbsp;莫言冷落山家,山翁本厌繁华。试看莲灯千炬,胜过月上梅花①”
nbsp;nbsp;nbsp;nbsp;“人家说‘莲灯千炬’,是夸你像灯火一样明亮可亲,教大家依赖呢!还不赶紧下楼来?”
nbsp;nbsp;nbsp;nbsp;众人都说是。
nbsp;nbsp;nbsp;nbsp;而过了会,见莲心还不应答,不知哪个天才忽然灵机一动。
nbsp;nbsp;nbsp;nbsp;“——莫非小莲心是嫌一首《拔山女》不够,所以要我们大家也为她作几首?”
nbsp;nbsp;nbsp;nbsp;作个屁,不知道别人忙着呢么!
nbsp;nbsp;nbsp;nbsp;莲心想挪开嘴,揭开窗子去骂楼下的人,叫他们别来烦她。
nbsp;nbsp;nbsp;nbsp;但辛赣方才亲她亲得衣襟半开,眼下眼角、双颊皆飞红。
nbsp;nbsp;nbsp;nbsp;现下见她移开了,竟拿她的手贴在自己脸上,用力呼吸几下后,控制不住般,轻轻发出一声几近不可闻的呻吟。
nbsp;nbsp;nbsp;nbsp;“嗯”
nbsp;nbsp;nbsp;nbsp;莲心浑身上下如有火焰焚烧一样,嘴唇便离不开他一点,又和他黏在了一起。
nbsp;nbsp;nbsp;nbsp;而楼底下那群大脑真的做到了“去知”字面意思的诗词旅行团还真的信了韩淲的话,开始创作《拔山女》。
nbsp;nbsp;nbsp;nbsp;远远的,张鎡笑着扬声的声音传来:“诸位都是文采斐然,我虽是个不学无术、只会坐在家产上空挥霍的人,却也有向往文雅的心,那不如就由我来先抛砖引玉吧。”
nbsp;nbsp;nbsp;nbsp;说完,便吟。
nbsp;nbsp;nbsp;nbsp;“苍崖叠嶂。有将军云上。忽见地平方数丈。坐石风林相向。凤膺时作龙声。夜深惊动寒星。几点光芒欲下,傍人头上来听③。”
nbsp;nbsp;nbsp;nbsp;大家便笑着拉来姜夔,嚷:“怪不得你近日功力降了,小张官人却进益了,原是你的水准移到他身上了啊!”
nbsp;nbsp;nbsp;nbsp;姜夔不服:“谁跟他比那拍莲心马屁的功力”
nbsp;nbsp;nbsp;nbsp;张鎡对着姜夔是一点都不客气的,对着大家笑脸相对拱手抱拳“客气客气”“见笑见笑”半天,听着了姜夔这话,转身就换了张脸喷他:“姜尧章,玩不起别玩啊!不和我比这个,那你和我比伤怀词好了,你伤怀词倒是多,首首精美,但你敢拿出来么!”
nbsp;nbsp;nbsp;nbsp;姜夔被喷得晕头转向,不得不认输:“行,行。今日起,我真不再写那些了,行不行?”
nbsp;nbsp;nbsp;nbsp;张鎡勉强满意。
nbsp;nbsp;nbsp;nbsp;半晌,他看一眼在旁边等着吃宴的莲心的小娘子朋友们那一堆,回过头来,才拍拍姜夔的肩膀:“这就对了嘛。”
nbsp;nbsp;nbsp;nbsp;韩淲闻声看去,给张鎡竖了个大拇指。
nbsp;nbsp;nbsp;nbsp;随即又转回头,朝着楼上大声喊:“莲心,韩哥哥的来了啊!”
nbsp;nbsp;nbsp;nbsp;然后拿起案上墨痕未干的纸,开始念自己刚作完的词。
nbsp;nbsp;nbsp;nbsp;“萧然在涧,景色秋来冠。几缕明霞红未断,矫首时时遐观。
nbsp;nbsp;nbsp;nbsp;回思五马清游,分明前辈风流。留作山间佳话,更谁愁上眉头②?”
nbsp;nbsp;nbsp;nbsp;大家便如同群猴拥护猴王般欢呼起来:“就是!现下万事俱足,咱没有愁!不上眉头!也不上楼!”
nbsp;nbsp;nbsp;nbsp;但静下来等待片刻,见楼上还没有动静,翻脸如翻书的一群人便又七嘴八舌把韩淲推远了。
nbsp;nbsp;nbsp;nbsp;“哎呀,不上眉头也不好使。韩哥哥老这样,抢先作出来词,却派不上用场,让开,让开!”
nbsp;nbsp;nbsp;nbsp;屋里,传来一阵轻轻的笑声。
nbsp;nbsp;nbsp;nbsp;莲心感觉到嘴唇被轻轻咬了下。
nbsp;nbsp;nbsp;nbsp;辛赣的睫毛上几乎发潮,黑而亮。
nbsp;nbsp;nbsp;nbsp;他收回舌尖,只嘴唇抵着莲心的,笑着轻声问:“韩哥哥作得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