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说:“此文花团锦簇,不如那一篇法度严密。”
“这篇处处用典,雕琢过头,不如那篇清新古朴!”
“这篇无的放矢,纸上谈兵,不如那篇言之有物!”
“这人笔锋锋芒过盛!”
“这人下笔虚浮无力!”
……
一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个一个都在唇枪舌战,据理力争。
最后还是除了糊名,将前几场考试的试卷拿了出来。
“咦?这考生才十四岁?”一位主考官惊讶地说道。
杨县令在一旁也一脸惊奇。
一位姓王的考官忧虑地说道:“这考生年纪太小,想来还不够稳重,不如,再磨练磨练?”
丁师爷想得远了些,他听到“十四岁”三个字,心中一下子就有了人选。有什么比“少年神童”更适合宣传的政绩呢?
丁师爷和另一位考官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心中所想。
那位负责唱反调,当场激发王考官的叛逆之心,直接定下了案首!
晏庭卓他们并不知道县衙里发生的这场风波,也不知道最终结果。
他们目前也没有什么精力去纠结此事了,因为春耕已经开始。
由于此前种土豆的成功,这次县里弄来的新作物——玉米和红薯,在村里也没有受到什么质疑,有不少人家已经种上。宝桐村的耕牛多,效率比别的村高的多。
因为科考,晏家的地还在荒着,晏庭卓赶紧找村长要了牛,开始全身心投入地里的农活中。
他不靠卖粮食为生,因此,在农作物种类的选择上就比较随心所欲。
跟唐子帧和阿井商量之后,在三个人的地里分别种了玉米、红薯、大豆和芝麻。
他仿佛回到了去年种土豆的时候,早出晚归,一天到晚累的昏天黑地,连看榜都没有时间。
不过这榜根本不需要他们亲自看,因为县里来人了,敲锣打鼓地直接进了村!
村民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不停张望。
为首的衙役极为和气地问:“不知唐子帧、晏庭卓两位书生住在何处?”
被询问的村民受宠若惊,结结巴巴地回道:“哦,他们啊,他们是一家的。沿着河往前走,烟囱里冒烟的那家。”
是的,晏家的的火炕还在烧着。
虽说乡下柴火好找,但是肯如此奢侈地烧一整个冬天不歇的人家也不多。
唐子帧趴在炕桌上写着什么东西,家里这时候只有他一个人,晏庭卓带着阿井在地里,文先生满村乱转,人缘好的离谱。此时不知道在谁家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