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晕厥的可能情况很多,但昨天没有检查出来具体诱因,不排除是脑部问题,以后要多注意。”医生边说边记,“还得再住一天院观察一下。”
“好的好的,谢谢医生。”孟苏把医生护士送出病房后,回来对柏随远柔声道:“你爸爸等会儿带粥来。下次这种情况叫你爸去不就行了,你倒好,见义勇为进医院来。”
柏随远点头承受华母的抱怨,心里觉得也对不起华可吟的父母,让他们担心之后还照顾自己一晚。
程雨濛皱眉看着他,听说昨天是当场晕倒的,万一给可吟弄出什么后遗症怎么办。
华荣很快就提两个饭盒来,一大桶简单的白粥,两碟小菜,声音也比平时更轻:“生病就吃清淡点,等好了爸爸再给你做别的。”
早饭华荣做了四个人的量,程雨濛和夫妻俩也坐在椅子和旁边空着病床上吃起早饭。他们都紧张了一整夜,害怕华可吟不退烧不醒来会有什么其他病情,现在总算是放心。
吃过饭,华父犹犹豫豫后还是去上班。华母今天没课,和同事打声招呼留在医院照顾华可吟。“雨濛,你先回去吧,你也在这待一夜。”孟苏也心疼女儿的好朋友在这陪一晚上。
“没事阿姨,我等—等—”最后两个字说得很慢。
“多的话我也不感谢,你们两个小姐妹感情好阿姨就开心。”孟苏摸摸程雨濛的手,说完就要下楼再给程雨濛买点零食吃。
病房是标准的三人间,只住两个病人,和柏随远隔一个位置的床位上有一个年轻人在照顾病人。每个病床上围有一圈滑轮,可以拉上帘子,不至于毫无隐私。
旁边病人的家属看到柏随远醒了,过来问一句后就打开墙上的电视,给床上的老人找爱看的电视剧。
病房里除了电视里热闹的台词以外静悄悄的,程雨濛回复家属几句后就没再说话,一直在用微信问华可吟到哪。
—sing:马上,马上。
昨天晚上,就在柏随远晕眩的同一时刻,华可吟正刚送完客人回到卧室,头突然也尖锐地痛起来。
本以为是身体要换回的讯息,那股剧烈的感觉却一直持续了十几分钟,她靠在椅子上抱头忍受良久,最后接受仍未换回的现实。
她连忙发消息询问柏随远的感受,却迟迟没收到对方的回应。她担心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又给家里座机打个电话,居然也没人接。
直觉家里出事了,但时间太晚不好出门,华可吟只能先给程雨濛打电话让她看看。
程雨濛也睡得晚,思索一下后就打给了孟苏。当时正是小区里一家人急切等待救护车的时候,孟苏当然是没听到电话。
这下程雨濛也着急了,直接下楼开车到华可吟家小区。小区门口围不少人,下车一打听就知道是“华可吟”救人晕倒,刚送去医院。
程雨濛立马又开车去医院,到停车场才打电话通知华可吟。
早就过了高铁售票服务时间,华可吟一晚上都没睡着,刚到五点就给自己买最早班的票,过来亲眼看看自己身体的情况。
早上得知柏随远醒来后放心多了,回想到对方跳水救人时没事,上岸后却晕倒,华可吟觉得有些蹊跷。
自己的身体本来就会游泳,坚持锻炼也很健康,没有什么疾病。她直觉推测这事和互换造成的头痛脱不开关系。
果然,柏随远在征得虎视眈眈的程雨濛的同意后,先告诉刚进门的华可吟昨天救人的来龙去脉,当时的感觉确实和互换时一模一样。
“你看,你腿上还有淤青!”程雨濛拉着华可吟给她指昨天换病号服时发现的手臂小腿几处瘀青。
华可吟见雨濛这么气愤,先放下好奇给她宽心:“这是我勇敢救人的勋章呢。”说完她又低头去看病床上人的小腿伤痕,还好看起来不深,也不会留疤。
孟苏提着一袋零食进来看到的就是这一幕,一个高大的男孩正一脸关心地看着女儿的伤口,而自己的女儿坐在病床上,不敢看床边的人,好像在害羞。
孟苏放缓脚步往屋外退,虽然她也好奇那个男孩的身份,但还是决定给年轻人一点空间。
还没等她走到门口,病房门突然被敲响。病房里的人齐齐向这个方向看来,孟苏尴尬地笑笑,转身给来人开门。
本以为是护士过来通知什么,没想到一下进来四五个人,打扮各模各样的,还有个扛着大摄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