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啊,不愧是魏什么!动物版的王子复仇记,亏他想的出来,好一副妙趣横生的非洲画卷,感觉就像是亲临非洲大地一般。”任大霖想跟身边的人交流讨论一下,可惜身边的人早就下班了。
于是他把这篇名为《狮子王》的稿件妥善收好,准备明天提议发到8月刊上。
这次魏明没准备插图,就让《少年文艺》直接约稿好了。
这时另一份稿子应该还在去往英国的船上的。
听梅琳达说现在的英国童书市场流行了经典改编,什么格林安徒生都被当代童话作者重新演绎了,于是魏明也动了这个心思。
不过他改的是在英国名气更大的莎士比亚著作——《哈姆雷特》。
魏明倒是也知道前世《狮子王》跟《森林大帝》之间的争议,不过作为两部作品都看过的人,他实在有些无法理解,这咋能是抄袭。
有些网友指着那些一比一的贴图声泪俱下,替手冢治虫大师鸣不平,这还不是抄袭,这完全就是复制粘贴啊!
可是别忘了,大家都是抄的大自然,自然界那些动物就是那样的啊,单单魏明查阅的那些非洲画册和资料就有很多能和《森林大帝》场景对得上的。
而且《森林大帝》1000多分钟的剧场版,几乎囊括了大部分非洲动物的形象和非洲大陆经典场景,90分钟的《狮子王》很难避开的,除非写《老虎王》。
但老虎在西方不太认,所以魏明还是坚持写了狮子。
更何况《森林大帝》还有一个97年的版本,网上讨论抄袭的时候都是拿93年的《狮子王》抄袭和前后两个版本一起对比,有的创作在它之前,有的在它之后,这就太犯规了。
《森林大帝》主要讲的是人与动物的关系和羁绊,人类戏份非常重要,人与自然也是作品想要探讨的主旨,剧情主线是白狮回家。
而《狮子王》主题是“生命的循环”,强调了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而复仇则是故事明面上的主线。
至于都是狮子当国王,这就跟中国有虎大王说法一样,西方世界本就认为狮子是最强大的动物,要不怎么有狮心亨利,狮心查理这种国王外号,狮子和国王本就是可以画等号的。
就《狮子王》和《森林大帝》的相似程度,还不如《阿凡达》和《与狼共舞》呢。
真正看过森林大帝就会发现,和狮子王最像的是那对搞笑角色,一头羚羊和一只鹦鹉,对应狮子王的疣猪和獴狐,都是插科打诨的角色定位。
还有森林大帝里的独眼狮子和狮子王里的刀疤,形象上也有些雷同,但功能性完全不同,一个是跳梁小丑,一个是终极反派。
所以魏明觉得虽然扯不上抄袭,但迪士尼的工作人员肯定是看过《森林大帝》,甚至有所借鉴。
他们最让人反感和不齿的就是公关团队睁着眼睛说瞎话,说什么全体成员都没看过《森林大帝》,后来又被反复打脸。
迪士尼法律部是别人碰自己一点都不行,自己就随便碰别人。
为了避免争议,魏明在创作故事的时候尽量避开了《狮子王》动画和《森林大帝》雷同的角色,比如大反派叔叔没了刀疤,但身患脱毛症,一圈漂亮的鬃毛其实是假发。
这就非常英国。
还有狮子辛巴流浪时期的朋友,也不是疣猪和獴狐,而是《森林大帝》里不曾出现过的平头哥蜜獾。
因为其谁都不怕的暴躁性格,魏明在它身上设置了许多笑点,感觉有望成为人气男配。
当魏明骑摩托回到华侨公寓的时候,在小区外面看到了朱霖,她明显是在等自己。
魏明忙停在她面前:“姐姐上车。”
朱霖上车后告诉他:“试镜结束了,让我回来等通知,感觉应该是没戏了,我看了方舒的表演,不愧是童星出身,又是电影学院科班出身,功力很扎实。”
“哦?”魏明意外,她竟然是这种感觉,看来试镜的时候导演并没有透露丝毫。
魏明也没把汪厂长的话告诉她,毕竟最终结果还没确定,省得她白高兴一场。
“尽力了就好,今天咱们去吃西餐庆祝一下。”
“你啊”朱霖欲言又止,她其实很想跟魏明各付各的,做一个不依附于他的独立女性,可就他这个吃法,自己哪里独立的起来啊,要吃破产的哟。
“也不只是你试镜的事,我今天考驾照也通过了,双喜临门呢。”魏明告诉霖姐。
“那不叫上小红和云云吗?”嫂嫂还是很贴心的。
无奈哥哥太冷血:“叫她们干啥,我这又不是小轿车,坐不下那么多人。”
第二天魏明就找人开始了四合院的装修,装修工作交给了梅文化介绍的装修队,他则负责逛信托商场和家具店买买买,为此还去黑市兑换了一些美金。
两百刀瞬间变成了一千多块,这笔钱足够了还有富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