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轻易倒是不会去四合院,但那里有不少雪姐存在的痕迹,也很不妥。
现在魏明意识到自己的家还是不够多啊,说好狡兔三窟的,才两个的自己算什么狡兔啊。
所以今天两人就是逛逛街,魏明还要避开西单以及雪姐单位附近。
逛着逛着到了书店,魏明问了一下,加印的《天书奇谭》和新出版的《自古英雄出少年》都有货,另外还看到刚刚上架的魔都《少年文艺》。
魏明收到了《少年文艺》编辑的来信,虽然八月有些仓促,不过他们还是极力促成了《狮子王》在八月刊和小读者们见面。
当然,只连载了三分之一的部分,不过目录上加粗展示,方便小读者发现。
魏明买的时候就看到旁边有一个初中模样的小男孩在翻到目录的时候惊喜道:“是魏什么啊,魏什么出新作了!”
旁边的同学忙问:“写的什么啊?”
“狮子王,我要一本!”
听到这番对话的朱霖碰了碰魏明,小声问:“是不是很得意?”
魏明:“还好,这篇故事主打的是海外市场,如果国内小朋友能喜欢当然好,如果觉得没意思我也能接受。”
听到海外市场,朱霖就想到了英国的梅琳达,看来他们的羁绊是斩不断了。
大家都有前任,咋偏偏他这个前任阴魂不散呢。
第二天魏明来到火车站,即将去山东的《牛与牛二》剧组探班。
在车站报刊亭他买到了两份报纸。
一份是《燕京晚报》,一份《中国青年报》。
这一期的《燕京晚报》上,“东方新天地”出现在一篇报道的标题上。
这应该就是梅文化接受采访的那位记者,文章主要介绍了个体户商铺“东方新天地”崭新的商业模式以及热闹盛况。
在这份报纸上魏明也看到了关于其他个体户的报道,篇幅都不如东方新天地,甚至还有配图。
虽然态度是完全鼓励和正面的,但也容易树大招风,接下来肯定会有其他媒体接棒讨论这一现象,说不定现在就有记者跑去问梅文化赚了多少钱,是不是已经是万元户之类的尖锐问题了。
还好自己是幕后老板,头疼的事就让小梅来承担吧。
接着他又看《中青报》,买这份报纸是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笔名。
在魏什么新作《狮子王》正式推出市场后,《中青报》的记者朱伟也再度推出他准备已久的第二篇关于魏什么的报道。
这次主要讲到了《勇敢者的游戏》海外成功的另一个功臣梅琳达,也是他曾经的异国恋人。
能在国外市场获得成功已经是非常扬我国威的事了,但竟然还能交往一个外国女朋友,这就更厉害了。
尤其是对那些中学生读者,魏什么在他们心中估计能直接成为文坛偶像,民族英雄。
也就在这两天,远在伦敦的梅琳达收到了魏明寄给她的新书手稿。
拿到手稿的时候梅琳达正要启程去美国参与《勇敢者的游戏》北美推广活动。
于是她把手稿带上了飞机,在几个小时的行程里几乎看完了这部关于非洲,关于自然,受到《哈姆雷特》启发的中篇故事。
而梅琳达对这个故事的评价是潜力远在《勇敢者的游戏》之上。
虽然这个故事就是俗套的把《哈姆雷特》从人变成了动物,而且最后改成了正义战胜邪恶的光明结局,论故事新奇和曲折完全不如《勇敢者的游戏》。
但别忘了他们是做童书的,对于儿童读者,有时候简单轻松是更重要的品质,而且魏明的写的非常轻松流畅,仿佛让人置身非洲大地。
尤其是这部还有莎翁背景,梅琳达甚至都想好到时候该怎么做宣传了。
就凭莎翁在家长心中的号召力,梅琳达有信心让《狮子王》在英国的销量在《勇敢者的游戏》的基础上翻个倍!
……
(保底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