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赶紧走上前去,想要查看墓碑上的碑文。
但很可惜,岁月的侵蚀下,哪怕是石刻的碑文也已经风化腐朽了许多,只有很小的几块区域,还能勉强辨认出些文字。
“。。。。。。。死于2067年10月XX日。”
“享年。。。。。。六十七。”
“。。。。。。。黄石村。。。。。。人口有。。。。。XX79人。”
“黄姓。。。。。。。炎黄。。。。。。。后代谨记。”
。。。。。
这一块描写的似乎是墓主人的生平,但绝大多数都已经不可见。
陈剑移动视线继续向左,随即又辨认出了新的文字。
“。。。。。。如再有。。。。。。。开墓门,躲到地下。。。。。。”
“。。。。。非万不得已,不要。。。。。。”
开墓门?
陈剑下意识推了推墓碑,却见分成两半的墓碑,似乎早就已经被人开启过了。
里面确实有一个不算小的空间,用战术手电一照,勉强能看清内部,空空如也。
这里面原来放着什么?
陈剑继续向左看,在石碑的最左侧,还有几行能被辨认的小字。
“。。。。。。。物理、数学、化学。。。。。。”
“教材放在。。。。。。。请黄芩住持教育工作。。。。。。”
“学好数理化,走遍。。。。。。。”
“。。。。。。三大理论。。。。。”
“。。。。。。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
陈剑深吸了一口气。
他能看出来,墓主人正试图在他的墓碑上留下尽可能多的有关“科学”的信息。
那可以推测,墓中原本放着的东西,很可能也是跟科学教育有关的。
而他甚至提到了量子力学,说明当时这里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并不低。
所以2067年时,这里的传承还相当完善,甚至形成了成体系的教育系统?
那黄石城,怎么会最终变成这样?
最大的墓碑上已经没有了更多的信息,陈剑只能起身,继续跟着黄鱼的指引,按照时间顺序,一块一块去看从老到新的墓碑。
几乎每一块墓碑碑文的最后都会留下几句类似于“智慧浓缩”的精华,而这些精华,也无一例外地代表了那时候这里的最高技术水平。
就好像他们担心自己的后代会忘记,所以哪怕已经有了各种资料传递,却还是要把他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刻在墓碑上一样。
这似乎就是他们的传统。
“水稻杂交技术最重要的一步是亲本选择。”
“不要惧怕我的尸体,我还是你们的老师。”
“如果真的造不出内燃机,就从蒸汽机开始。”
“高锰钢的烧制流程我刻在这里。”
“变压器是铁芯和绕组,让黄旭初继续研究硅钢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