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内侍与暗卫面面相觑,不禁打了个冷颤。
nbsp;nbsp;nbsp;nbsp;连雨年扫去面具上的灰尘,收入袖中,昳丽眉眼温和舒展,摆成一个夺目勾魂的笑容。
nbsp;nbsp;nbsp;nbsp;“走吧。”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舟车劳顿两日,连雨年三人终于出了丹桂乡,在官道旁的驿站停下时,就见里面灯火通明,负责打理驿站的小隶因为提前收到口信,已然备好了酒菜热水,就等着他们入住。
nbsp;nbsp;nbsp;nbsp;盛朝对基层官吏的控制力是有史以来之最,无论官职大小,考核标准一致,若有不尽心尽力者,到了年末将会面临极为可怕的清算惩罚,便是朝中大员也会为此胆战心惊。
nbsp;nbsp;nbsp;nbsp;不过严格归严格,朝廷发的俸禄还是不少的,而且都是足额满发,做得好了还会有奖励,所以年年有人被筛下来,年年有人挤破了头考上去。
nbsp;nbsp;nbsp;nbsp;可见古往今来的道理唯有一条永恒不变——只要钱给够,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nbsp;nbsp;nbsp;nbsp;当然,这驿站小隶之所以会如此殷勤,还是因为提前传话的人是天子近侍,换个人虽也会尽心招待,却……至少不会准备如此丰盛的餐食。
nbsp;nbsp;nbsp;nbsp;连雨年看了眼满桌的大鱼大肉、好酒好菜,眼底闪过一丝笑意。
nbsp;nbsp;nbsp;nbsp;酒足饭饱,车夫守在门外,内侍坐于屋中,“丹澧”先生则倚坐在窗前,修长的手指捻着一枚黑棋,将他肤色衬得越发白净。
nbsp;nbsp;nbsp;nbsp;“公公,您在丹桂乡讳莫如深的事,现在总可以告诉我了吧?”
nbsp;nbsp;nbsp;nbsp;棋子“咔嗒”落在棋盘上,他的声音悠悠荡开。
nbsp;nbsp;nbsp;nbsp;内侍挥退小隶,坐得笔直:“还请丹先生见谅,丹桂乡是上古巫术发源之地,盛朝几乎所有鬼神传说皆出于此,有些事实在不好在那里说,怕无意中犯了忌讳。您是丹家人,丹乃巫族大姓,应该也多少传下过一些规矩吧?”
nbsp;nbsp;nbsp;nbsp;“嗯。“连雨年拈起白子。
nbsp;nbsp;nbsp;nbsp;丹家乃上古巫族世家,曾辅佐人皇东征西战、筚路蓝缕,是人族史书中“相”的源头。
nbsp;nbsp;nbsp;nbsp;而今衰落,自有其定数,但传承未断。若非如此,那位只问苍生不问鬼神的天子也不会派人寻来。
nbsp;nbsp;nbsp;nbsp;“他……”他顿了顿,“陛下急召我入京,究竟所为何事?”
nbsp;nbsp;nbsp;nbsp;内侍沉声道:“丹先生听说过妖蛊教吗?”
nbsp;nbsp;nbsp;nbsp;妖蛊教,无妖有鬼,供奉邪异神明的乡野教派,越是靠近帝京,在百姓间扎根的就越深,但触角遍及大盛,丹桂乡也在其笼罩之中。
nbsp;nbsp;nbsp;nbsp;“这就是我知道的全部。”连雨年落下白子,又拈起一枚黑子。
nbsp;nbsp;nbsp;nbsp;内侍垂头,把声音压得更低:“三年之前,小临安王遇刺亡故后,陛下盛怒,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剪除先太子残党,将先帝特赦的先太子母家、党羽及其妻妾母家等所有势力连根拔除,却在这过程中发现了先太子与妖蛊教的勾连,认为其很可能是先太子生前秘密筹建的组织,背后牵连甚广,远不止是一个乡野教派那么简单。”
nbsp;nbsp;nbsp;nbsp;“陛下有心深挖,但遭到了一些……凡世之外的阻力,因而广发圣旨,招揽有驱妖除鬼本事的能人,为调查此事的众位大人保驾护航,扫清障碍。”
nbsp;nbsp;nbsp;nbsp;连雨年不紧不慢地排布棋局,掀了掀眼帘,并未因为他的讲述而起波澜:“陛下受大儒教导,诸位大人亦是受教儒学金榜题名,深受儒门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说的影响,怎会相信妖蛊教里的‘鬼’真实存在,还大费周章地做这种事?”
nbsp;nbsp;nbsp;nbsp;“陛下确实不信,在丹先生之前进宫的那些能人异士,也并未替陛下和大人们寻到所谓的鬼。”
nbsp;nbsp;nbsp;nbsp;内侍说到这里,突然打住,拎起茶壶倒了杯茶,用微微颤抖的手端起烫茶,一饮而尽。
nbsp;nbsp;nbsp;nbsp;连雨年扬眉:“公公这是……”
nbsp;nbsp;nbsp;nbsp;内侍摆摆手,不知是因为茶水太烫还是情绪激荡,嗓音哑得厉害:“先生莫急,且听咱家将那日之事告知于你,便明白了。”
nbsp;nbsp;nbsp;nbsp;十六天前,也就是内侍动身寻找丹澧的前一天,五名应召而来的捉鬼师、除魔天师等奇人一同进宫面圣,为陛下解惑。